財經專家謝晨彥表示,生技股的投資邏輯有別於一般股票,「買生技股就像把自己當作一個創投家,看人眼光要精準,要懂得押寶,但要做好買10中2的心理準備。」他說,押中賺錢股票的機率大概是5分之1,這原因是很多大老闆,包括尹衍樑、郭台銘,甚至很多專業的天使創投,都不可能百發百中,「那些掌握消息、金權的專業人士,押中機率也不過就是30%,一般小股民有可能比他們厲害嗎?」
謝晨彥強調,投資生技股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藥品研發過程冗長,即便新藥製造出來,能否暢銷變成實質營收,又是另外一回事。也因此,操作生技股,靠財報、技術面是沒有辦法判別好壞的,畢竟公司在沒有新藥上市前,都是在賠錢狀態。
而唯一可以評估的買賣訊號就是團隊,例如:研發團隊過去的成就、研究經驗、技術水平等,最後是創辦者、老闆的資金、背景夠不夠「給力」等,「所以投資人就像創投家,是在評估這個團隊未來的潛力,而非該公司過去的財報表現、或是技術面、籌碼面。」
謝晨彥表示,投資製藥研發等公司風險高,投資人不妨留意其他生技產業公司,像是快篩檢測、醫療器材、學名藥等,這類公司營收相對穩定,公司好壞有跡可循。他透露,像是寶齡、亞諾法、台康生、泰博等,都可能受惠防疫政策,帶動營收增長。
最後,生技股的買進時機,最好仍是趁市場「冷門」時,現在疫情爆發,生技股討論度太高,當前投資人若胡亂買進風險太大。「去年的生技4大天王,短短一個月修正幅度就達到5成,正是天堂墜落地獄的寫照。」謝晨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