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力拚疫苗施打率是我國當前防疫重點。20日下午4時許,美國政府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總統蔡英文當天發表線上談話,指疫情爆發之初,台灣快速、穩定的口罩供應並援助急需的國家,當時國內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但我們相信患難見真情,現在我們遭遇困難,好朋友伸出援手,我真的要再一次表達由衷的感謝。」
隨著日本124萬劑、美國250萬劑的援助疫苗先後抵達,加上台灣採購的國際疫苗數量,目前國內疫苗到貨量已達485.66萬劑,依政府估算,6月底前自購的41萬劑莫德納、7月初AZ還會抵台,至8月底前共有1千萬劑疫苗將陸續到位,疫苗供貨漸穩定,如何推動快速接種、力拚全體免疫,是政府當務之急。
平台已完成 最快7月上線
本刊調查,指揮中心6月初已宣布大規模接種計畫,除了接種合約醫療院所、基層診所,另將推動包含社區接種站、大型接種站及外展服務等,其中,政府循去年口罩實名制模式,由政務委員唐鳳主導開發的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將扮演疫苗施打率的關鍵角色。
本刊掌握,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已完成開發,上線日期有二項指標,一是已造冊的優先施打人員多數都已完成接種(至少必須完成至第八順位的65歲以上高齡者接種),二是國內外疫苗到貨充足、供應量足夠,就會開放預約系統。決策高層表示,以時程及國內疫苗供需估算,只要疫苗能如期到貨,預約系統最快7月可望上線。
三管道預約 不採先搶先贏
本刊調查,疫苗接種預約平台比照去年口罩實名制模式,將開放三管道供國人預約施打,一是全國4千家實體健保特約藥局,二是網站及APP(健保快易通),民眾可任選方便施打的接種站,三是與超商合作,其中藥局與超商只要插入健保卡,都可預約在店家周邊一定範圍的接種站施打。
拚群體免疫,如何透過科技加速並簡化疫苗接種流程,是能否衝高施打率的關鍵。以南韓為例,自5月下旬與業者合作推出疫苗地圖,民眾可上網即時查詢鄰近醫院施打AZ疫苗的剩餘狀況,並可即時在APP進行當天預約、施打,不過,該國預約系統採先搶先贏的方式,試營運首日因湧入大批民眾塞爆網站,導致系統一度癱瘓。
參與台灣疫苗接種預約平台的研發人士向本刊透露,為避免類似南韓「搶演唱會門票」的現象,我國開發的疫苗預約系統不採先搶先贏方式,而是循去年口罩預購模式,擬採分批且分時段預約。
他舉例,若當批疫苗有3百萬劑,就只會開放3百萬人登入預約,至於如何決定預約順序?可能採身分證字號尾數或出生月分等隨機方式抽選,依每次疫苗數量分批開放預約;另為避免搶預約,也不採早上預約、下午施打等即時預約方式,而是循口罩預購模式將預約期拉長,例如本週開放7天預約,下週才會開放施打,亦即只要時限內登入系統預約,就一定打得到,不用搶在第一天就預約,藉此讓人潮分流,避免系統塞車。
廠牌逾兩種 開放自選接種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接受本刊採訪表示,開放一般民眾上網預約接種的前提,一是取決於疫苗到貨的數量,二是必須先把65歲以上長者及造冊的優先接種對象都打得差不多才會開放,目前美國雖來了250萬劑,但還不夠打完65歲以上長者,必須等更多疫苗到位,且造冊上的優先順序都打完,才用得上預約系統。
根據指揮中心公布的公費疫苗接種對象順位,目前已開放施打至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因應美國送來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已把孕婦納入第六類、並將開放第八類65歲以上納入施打,不過,65歲以上長者再加上前七類人口共約570萬人,但目前國內疫苗到貨量總計僅485.66萬劑,亦即須等下一批疫苗到貨,才能把這八類對象全部打完。
此外,各家疫苗保護力及副作用不同,民眾可能緩打某廠牌或搶打特定廠牌疫苗,李秉穎認為,若有二個以上疫苗廠牌,民眾當然可以自己選擇,「你要打哪種都不會反對」,若特定疫苗想打的人比較少,就直接開放下一個接種順位、擴大接種對象即可,如此一來,民眾可自己選擇要不要或提早施打。
本刊調查,疫苗預約平台已預設讓民眾自選疫苗的功能,可直接在預約系統顯示各個接種站施打的疫苗廠牌,只要指揮中心評估決議開放,民眾即可選擇接種時間、地點及特定廠牌的疫苗。
照顧弱勢群 雙軌造冊通知
至於為何要等長者都打完才上線?參與預約平台研發的人士表示,一是長者屬染疫及重症高風險族群,二是長者普遍數位能力不如年輕人,須考量他們方便性,三是觀察去年口罩預購系統後台數據發現,使用預購系統者多屬年輕人跟中壯年,高齡長者普遍習慣赴藥局等實體店面預約,加上台灣民政系統綿密,長者多習慣「投票模式」,也就是等候通知單、或由里長通知,再至實體接種點施打。
該人士說,這次疫苗大規模接種,多數縣市都採造冊通知方式讓長者接種,反而率先推出線上預約的台北市一度造成民怨,目前各縣市75歲以上都採造冊模式展開接種,至於打完75歲以上長者後,要不要開放預約系統,目前指揮中心專家尚在評估中。
他強調,公共政策必須考量最弱勢的這群人,包括經濟弱勢與數位弱勢,因此即便預約系統上線,仍會繼續採雙軌制,如無法線上預約的弱勢族群,屆時會直接由各地民政或社會局協助造冊施打;至於醫護、警消等特殊業別從業人士施打第二劑時,因已造冊,屆時也可循口罩發放模式,省去預約流程。
籲開放候補 減少疫苗浪費
對於預約系統即將上線,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詹大千接受本刊採訪時提出建言說,只要輪到非機構造冊的民眾施打時,預約系統就該趕快上線,不該讓各縣市各顯神通造成混亂,一來開放預約可解決「籍在人不在」的問題,二是供需數量也可預先掌握,以便配發,尤其需要冷鏈技術的mRNA疫苗如莫德納、輝瑞/BNT。
他建議,預約系統至少要在施打前一週開放,且有候補名單,台灣疫苗數量珍貴,每一劑都不能浪費,若有候補名單可減少浪費,以免第一線施打單位要臨時找人接種打不完的疫苗,遭質疑特權施打;此外,美國FDA年初已呼籲使用特殊針頭提取更多的疫苗,例如輝瑞/BNT的疫苗原設計為每一小瓶可抽取5劑,後來已更新瓶裝標籤,改使用「低殘留(low dead volume)注射器或針頭」可抽取六劑,政府應提早思考如何有效利用。
詹大千並說,待疫苗大規模接種後,須顧及社會公平,長者、身障者、經濟弱勢等若不擅操作系統,應由政府建立機動疫苗隊協助施打,另應統計、分析各鄉鎮市區的「疫苗覆蓋率」指標,以了解城鄉差距,及時補足。
揪陽性黑數 高市匿名快篩
除拚疫苗施打率,如何篩出潛在感染者阻斷病毒傳播鏈,也是當前防疫重點。本刊掌握,高雄市政府率全國之先研發匿名快篩系統,讓害怕身分曝光的無證移工或特種行業人士,也能主動並儘速前往篩檢站。
目前各地的快篩或篩檢系統都採實名制,須持健保卡或護照等身分證明文件才能篩檢,但一些無證移工或特種營業的從業者或顧客,因害怕隱私曝光或遭遣返,篩檢動力不高,高市府正在建置的匿名快篩系統,比照先前推出的簡訊實聯制,以QR-CODE方式,民眾只需用手機掃碼,留下聯絡方式,毋須出示身分證明文件,盼藉此找出陽性黑數,便於政府防疫,該系統已進入測試階段,最快月底前就可上線試辦。
對於篩檢,詹大千建議,抗疫須「矛」與「盾」並行,盾是打疫苗產生保護力,矛則是須透過快篩持續找出隱形感染者,尤其近期都屬家戶感染居多,且多無症狀,以新北市為例,發病日在5月30日的確診者中僅8%無症狀,但到了6月起,因展開熱區廣篩,無症狀確診者已多達6、7成,他呼籲,政府正推廣的居家快篩必須持續進行,才有可能讓疫情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