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05:58 臺北時間

【染疫痛苦後遺症4】吸菸、低收入者注意! 後遺症高風險6族群解密

mm-logo
生活
不少民眾因疫情產生焦慮,醫師建議要把防疫當成生活新常態,別預期解封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不少民眾因疫情產生焦慮,醫師建議要把防疫當成生活新常態,別預期解封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對於「後新冠併發症」或「新冠長期症狀」,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約四分之一染疫者有持續至少一個月的症狀,約十分之一持續12週以上。而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最新研究更分析,高機率可能出現新冠後遺症有六大危險因子。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6月24日發表名為《Persistent symptoms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in a random community sample of 508,707 people》的研究,針對約五十萬名英國人展開調查,推估英國可能有超過200萬人經歷了「新冠長期症狀」。研究並發現,這些持續12週以上仍出現症狀的人,有37.7%至少有一種症狀,而有14.8%則出現三種以上症狀。
疫情下,如何恢復社會正常運作成為各國政府難題。英國近日登場的溫布頓網球賽,入場須持篩檢陰性或疫苗接種證明,但許多在草皮觀看球賽的民眾都未戴口罩。(達志影像)
該研究也交叉分析可能造成後遺症的危險因子,結果發現,出現新冠長期症狀的風險,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另會隨著年齡線性增長,每增加十歲、出現持續症狀的比例就增加 3.5 個百分點,此外,肥胖者、吸菸者(或吸電子菸)、曾因染疫住院,或是經濟收入較低者,在染疫後出現後遺症的比例也較高。
因應染疫後遺症,英國衛生署推出官方影片介紹「後新冠長期症狀」,一名男子現身影片,直指染疫後出現胸痛後遺症,「就像被火車撞過一樣」。(翻攝英國衛生署YouTube頻道)
國外針對新冠後遺症的研究不少,美國組織FAIR Health追蹤約二百萬名染疫者的醫療保險記錄就發現,有近四分之一在感染後30天仍尋求治療。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則發現,確診半年後有約二成仍有後遺症,包括疲勞、倦怠、呼吸困難、難以入眠,甚至掉髮等。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