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北部一名男子今年4月先在國內自費接種了AZ疫苗後,6月飛到美國接種了BNT疫苗,後來回到台灣又收到通知,在7月2日前往接種莫德納疫苗,成了全台第一起混打「A+B+M」3種疫苗的案例。
針對此一混打案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民眾利用出國又回來打不同疫苗,其實是有點取巧的方式,目前都沒有看到「A+B+M」混打會讓效果或安全性更好的報告,若民眾特別為了打疫苗專程出國,反而是會增加感染風險,例如最近一例境外移入的個案也是打了疫苗再回來,結果還是確診、把變種病毒Delta帶回國內的例子。且在短時間內打了3種不同廠牌或同廠牌的疫苗,是否有增加保護力還不得而知,但對疫苗產生的副作用一定是會增加,「這樣其實是在冒著一個不必要的風險,所以我們是不建議」。
例行記者會中有記者問到,民眾在國外若打了不同廠牌的疫苗,國內是否有辦法知道,未來類似3劑混打的情況是否有可能再發生?陳時中表示,政府在檢查跟執行上面的流程和有效性很重要,但也要呼籲民眾,疫苗跟藥物一樣,「不是吃越多越有效」,要剛剛好、適量、對症下藥,有很多國際證據,很多專家都還在研究當中,若是自己貿貿然然地去東打一個、西打一個,一下在飛關島打、一下飛香港打,「打得全身都是,是不是對自己身體好呢?」強調對於疫苗的觀念要正確,因為疫苗的劑量相關指引都是經過研究得出來的,貿然鑽漏洞打了很多不同疫苗,對身體不是件好事。
至於該民眾在台灣先打了AZ,但出國回來被通知打莫德納,被質疑相關單位在執行上沒有管理好,且國外記錄也查不到,陳時中坦言,健保卡連線記錄這些技術和工具,其實國內都有,但是有部分接種站一開始建置太急來不及設置,現在都慢慢建置好,然而在國外打過疫苗的記錄,目前還是不太容易查,都要靠自己據實以報。
陳時中表示,健保卡未來在連線會更精準,類似這樣前後通知打不一樣疫苗的事件會越來越少。他重申,疫苗是社會整體的涵蓋率越多越好,但個人的話不是打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