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承辦人、同時也是資深礦工的柯茂琳說,疫情爆發前他們文史館就已經開辦這項活動,第一階段僅光復里,每週四定點共餐,經費來源除參加者自行繳交100元(低收及身心障礙者免),就是礦工文史館自行募捐籌款支出。
後來疫情爆發,長者不便出門,志工就挨家挨戶送餐,有的長者住在山區,志工要爬230階的階梯送餐,十分感激志工們的大力幫忙,光復里內老人才有熱騰騰的便當可以享用。
目前第一階段光復里已經完成,總計共(送)餐14次,每次提供100個便當。柯茂琳說,據資料統計光復里、弓橋里、猴硐里的老人人數分別是83人、60人、116人,這些長者絕大部分都是早年在此採礦的老礦工,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才會擴及弓橋里和猴硐里。
由於疫情來襲,這群老礦工們生活不易更顯弱勢。如今第一期計畫結束,第二期也即將開始,柯茂琳不諱言經費短缺,因此期望有更多人加入共餐的行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這群老人每週能有一次熱餐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