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鐘錶記者,我們的工作某種程度上跟錶店的銷售人員也滿像的。同樣需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儘可能地將一支錶的優點,傳達給讀者⁄顧客,希望能夠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又喜歡的錶款(不過我們不用背業績就是了)。這一次,我們將《GS小學堂》拉進了「金生儀鐘錶」博愛店,由我跟店上的銷售顧問Mandy,一起推薦藝人Janet謝怡芬,選出一支要送給她老公的GS,現場讓我體驗了一回門市銷售的實況,也親身感受到了店頭工作的種種難處。
我們都喜歡有主見的消費者,也常常在文章或影片中鼓勵買錶人養成自己的品味和價值觀。Janet和她的老公George,就是屬於我們最愛的那種客人。那天,我們人都還沒坐定,她劈頭就問起我Spring Drive和特殊面盤的細節,當下我在欣慰之餘同時也湧起了另一種緊張之感。
因為,Spring Drive是一門複雜的技術,真的想把它解釋清楚的話可能還得連帶介紹一下機械錶和石英錶的原理,三言兩語之間很難講得明白。指著托盤上的美國版「二十四節氣」和新款「藍雪姬」,我們試著從秒針的走法讓她體會到Spring Drive和機械錶、甚至是石英錶之間的不同。Janet的悟性很高,在透過放大鏡仔細觀察過後,不但能夠分辨出10振動的步進和SD的滑動,甚至連9F跳秒時穩定的急停也懂得欣賞,從她的表情中感受得到,她是真心被GS的機芯給吸引了。
話雖如此,當天結束後回想起現場我為她解釋的內容,自己卻忽然心虛了起來。「我好像沒講到把擒縱器換成石英的好處是什麼」「保留機械輪系的目的,那樣說會不會太簡略了?」儘管,作為顧客的她應該已經充分體會到商品的魅力了,不過作為《GS小學堂》講師的我,卻來不及完整地教授這項技術的奧義,一股自責失職的慚愧忍不住從心底油然而生。但也正因為如此,反而讓我更加體會到,我們記者跟銷售人員之間的差異:當客人就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沒有1,200字的篇幅、講話沒有字卡和電腦動畫。一支錶的魅力,只能透過高濃度的內容、在極短的時間內,用對顧客最受用的方式傳達出去,成與不成,往往只在幾分鐘裡定生死,講座式的「課程」在店頭原本就不切實際。
然而相對地,這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GS的魅力到底是什麼。我們喜歡像Janet這樣聰明用功的客人,但聰明用功並不是消費者的義務,當今天我們來不及為她解釋什麼是「三能整律器」、什麼又是「雙衝擊擒縱」的時候,給她一顆放大鏡,讓她好好被Spring Drive的秒針催眠一下、仔細看看四季面盤微妙的立體感,像這種不說教的體驗方式,或許才是我們站在櫃檯後面時應該做的,讓GS具備的感官衝擊,由它自己來為它自己推銷。
Grand Seiko如今已然發展成一個全方位的品牌了,它不只有時間走得準、錶殼磨得亮,賞玩面盤的工藝和機芯的板路,同樣也會讓人心動想入手。在我們反覆闡述GS作為一個獨立品牌的定位和佈局之餘,或許直接觀察一下,消費者走進錶店時是如何被它所吸引的,透過這樣的反應,有時反而更能讓人掌握到GS如今在錶界立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