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相關人脫產,投保中心出面替小股東求償,獲法院裁定假扣押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2名會計師與康友高層共47億元,創下司法史上最高金額記錄。
檢調調閱查帳底稿等資料發現,康友2014年準備來台申請掛牌時,唯一的營收依據是從事輸液生產的六安華源,當年上市的標準必須符合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稅前淨利超過新台幣1.2億元,且沒有累積虧損。
依照財報資料,康友上市前每股盈餘13.92元,子公司六安華源獲利占康友九成九的收益來源,但詭異的是,六安華源這10年來的財務狀況不佳,幾乎都處於慘賠狀態,至去年初破產前,已累計虧損逾新台幣30億元。
康友自救會為查明真相,從去年中接手公司後,即派人赴中國安徽省六安市稅務局,取得六安華源每年的報稅資料,並透過中國法院指定的六安華源管理人,委請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完成財務審計報告,再經公證程序將資料送回台灣供檢調查明真相,進而發現康友上市根本是一連串精心布局的騙局。
知情人士告訴本刊,六安華源的營業收入跟勤業眾信簽核康友在台灣公布的財報數字相差超過10倍,在中國也沒繳企業所得稅,與康友財報揭露大不相同。康友自救會進一步對照六安華源與康友財報,發現康友從2015年掛牌至2020年掏空案爆發這段期間,二者在帳面上的營收差距總額高達新台幣249億元,就連淨利也相差72億元,顯見康友財報數據遭嚴重竄改。
本刊透過管道取得六安華源帳冊,發現帳上有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六安市稅務局的蓋章認證,顯示六安華源從2011年至2020年間,僅2012年小賺人民幣67萬元(約新台幣294萬元),其餘皆虧損。
離譜的是,六安華源在康友公開發行前的2014年,虧損人民幣755萬元(約新台幣3,300萬元),顯然並不符合來台上市條件;到了2015年,六安華源更慘賠人民幣2,433萬元(約台幣上億元),根本非康友財報揭露的「母以子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