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提要
沖洗照片的陳上士給了石曦明另一台相機,並指定光圈、快門的參數,隔日試拍的照片細節清晰,但當天凌晨女子沒再出現。
受完訓,調至憲兵指揮部待了一年多,輔導長原來要他受另外三個月的士官班訓練,之後晉升下士,說不定能在退伍前升到中士,可是得簽志願留營合約,增加兩年的服役期,領職業軍人待遇,若服役滿十年,還有終身俸。他對輔導長說,計畫退伍後重考大學,再當兩年兵太長了。
「聽說你不願意簽志願留營?」副處長喝著豆漿問。
石曦明不敢回答。
「重考大學?你十六歲入黨,父親是拿過虎賁勳章的退役陸軍士官長,背景不錯。這樣,我對你輔導長說,給你溫書假,送你去考政戰學校,不然陸軍官校,同樣教育部承認的大學學歷。」
石曦明依然沒回答,他埋頭吃早餐。最愛醬菜裡的辣蘿蔔乾,和炒蛋一起夾進饅頭。他每天早餐兩個饅頭,另一個抹果醬或者蘸砂糖,這天傅中士不但送來整瓶自己熬煮的草莓果醬,也將糖罐子重重撳在石曦明面前。
八月二十一日奉命向劉班長報到,分配新的工作,劉班長率一組五人盯牢代號「水手」的目標物,每天至水手住處對面的公寓,連續八小時的監視。
憲兵對任何交付的任務沒有興奮、沒有抱怨,調查組至少比在總統府外站崗好多了,特別冬天,站總統府的憲兵講究體面,只有短夾克沒有禦寒野戰外套,執勤前軍服內襯至少兩天份報紙,老鳥由經驗累積出的學問:舊報紙除了包燒餅油條,更能擋風。
劉班長本省人,話不多,派拐兩、么洞四與洞五的國強分三班監視水手,早班六點至下午兩點,中班由下午兩點到十點,接著是晚班,石曦明資歷最淺,當然執最苦的晚班勤務。
監視哨的公寓位置好,水手家正對面,一樣的二樓。室內未裝潢,屋頂吊一盞不知多久未擦抹的日光燈管。餐廳與客廳連在一起,空得講話傳出回音。後面的臥室當做長官視察臨時辦公室,外面空蕩蕩,家具只一張四方桌、四把摺疊椅、一張高的圓板凳、兩床軍毯。所有執勤時需要的用品都擺在桌上,熱水瓶、電鍋、茶葉罐、茶杯。最重要的工作日誌則於一角穿洞繫了繩子掛在窗邊的釘子上。按照輔導長的指示,每半小時寫一次日誌,格式為時間、天氣、對方行為、周圍狀況,每天由劉班長和輔導長閱畢簽名再呈保防官。若發現不尋常狀況則轉呈警備總部,這次因為日誌上寫了女人,警總的副處長來了。
三名監視人員每天寫同樣一行字的日誌:「寂靜,無狀況」與水手離家、返家時間,偶爾記錄鄰居活動情況。晚班最好寫,水手的生活正常,十一點前上床睡覺,沒有夜間行為。這是條小巷子,住的多為準時上下班的民眾,電視夜間新聞結尾的氣象預報等於催觀眾上床就寢,能寫的不外乎每半小時同樣的監視報告。
石曦明嫌日誌乏味,有虧職守,偶爾隨興寫下自己感覺,「今晚月色皎潔」「洞兩三五落雨,小雨」「監視哨三樓王太太今天去了南門市場買蔡萬興的粽子」或「對面傳出播放唱片的鋼琴聲音」。
保防官批示:「盡量詳細地寫。」
寫了月色,寫了星光,寫了女人的事。
執勤時他們必須坐在棕色窗簾遮掩下窗後的高板凳,彎點腰再伸長脖子恰好貼近觀景窗,相機架於三腳架,鏡頭穿過窗簾一角對準水手的窗戶,傍晚時陽光斜射使玻璃反光,但晚上不會。
離開營區前解決大號,一進入監視哨,上廁所不得超過兩分鐘,查到不在崗位、打瞌睡,擅離職守送軍法,當兵當不完。
夜晚的窗戶透得像沒有玻璃,有時能看到對面房間最裡面的廚台。水手睡覺前關掉所有的燈,僅留沙發旁大約四十燭光立燈,光源有限,照到的地方也僅沙發一側與半張小圓几。
平日晚上八點以後,水手大多坐在桌子前讀書或改報告。那張方桌很大,不是飯桌,用鐵道的枕木拼成,桌面應該刨過,看上去平整,如果請客吃飯,一邊能坐兩人。水手很少在家吃飯,桌子用來工作,堆滿書籍、雜誌。工作時總放唱片,古典音樂為主,又大部分是鋼琴獨奏。
水手的休閒活動是練書法,比書本還大的硯台與筆架掛的五枝毛筆,他每隔幾天寫一回字,寫在報紙上。據說練的是柳公權的字體,秀氣。每張寫過的報紙被收進監視哨,應該說凡是水手屋內的紙類垃圾都在他們這裡。水手請了位五十多歲歐巴桑每週二與週五打掃房子,歐巴桑有他房子鑰匙,中午前打掃完,離去時順手將垃圾扔進巷口木條釘成的垃圾箱,由水手小組成員撿回作為證物送至單位。
作者簡介:張國立
知名作家/美食、旅遊達人/擅長推理小說、歷史小說等。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曾任《時報周刊》總編輯,得過國內各大文學獎項,文筆既可詼諧亦可正經,作品涵蓋文學、軍事、歷史、劇本、遊記等各類題材,精通多國語言,以及歷史、軍事、體育。近期作品《乩童警探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