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05:58 臺北時間

邊拍片邊躲警察 劇組打游擊事先備好「逃生路線圖」

mm-logo
娛樂
由於資源有限,片中呈現街頭抗爭事件的畫面是在攝影棚內拍攝。(光年映畫提供)
由於資源有限,片中呈現街頭抗爭事件的畫面是在攝影棚內拍攝。(光年映畫提供)
以反送中運動為背景的香港獨立電影《少年》,靈感源於真實事件。首次開拍因金主撤資、演員被捕而被迫停擺。後來導演之一任俠與共同編劇、監製陳力行自掏腰包、重啟拍攝,並剪輯短片向親友募款,艱辛的攝製過程凸顯現今香港獨立製片工作者的處境。
《少年》第2次拍攝歷時15天,足跡遍及城市各角落,以打游擊方式拍攝,「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困難都遇到。」例如一場在香港彌敦道旁的打架戲,不可能申請到拍片許可,也沒有資源封街,只好用偷拍的方式。
拍攝前,工作人員先找到類似街景反覆排練,想好攝影機的位置。開拍當天劇組先畫「逃生路線圖」,並以附近一間地下室速食餐廳當做基地。每拍完一個鏡次,所有人就地解散、到基地會合,然後一起看畫面回放,若需要調整,大家就各自回到拍攝點再拍一次。
他們也預期會遇到警察攔查,只是沒想到頻率很高,拍15天、每天都遇到。某次來了2、30個防暴警察,把演員團團圍住,所幸最後劇組以正在拍學生作品為由,才被放行。
《少年》第2次拍攝歷時15天,足跡遍及城市各角落,以打游擊方式拍攝。(光年映畫提供)
另一場在後巷、拍劇中角色被警察盤查的戲,任俠客串演警察,不料真的警察也來了。他只好把相關警用道具丟在車底下,與其他演員落荒而逃,等警察走了再接續拍攝。種種驚險的「幕後花絮」精彩度更甚劇情,任俠也感謝演員付出,「他們是拿命來拚。」
至於天氣是典型不可預期的因素,拍攝片尾在天台的戲時,香港剛好有颱風來襲,風大不說,雨勢也一陣一陣打來,但劇組仍硬著頭皮完成。
現場拍攝的技術團隊最多10人,為免太招搖,大家拍攝時都有默契:不要聚在一起。由於資金短缺,任俠和另一位導演林森、監製陳力行都身兼多職,例如任俠客串飾演警察,林森客串飲料店老闆,陳力行客串外送員,也兼任場記,大家同心協力,刻苦完成拍攝工作。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