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某公司曾因家族權力糾紛而引發市場譁然、股價大跌,這對任何信任該公司的投資人而言,都是天上掉下來的刀子,又快又急又銳利,而且沒有資料可以參考,只能事後從媒體報導的隻字片語,去拼湊出公司可能的權力鬥爭原貌,但對受傷的投資人來說,這場家族權力風暴,並不在買進股票時的判斷來源中。所以,對於台灣有過半上市櫃企業屬於家族企業的狀況來看,投資公司的風險之一,就是經營者的誠信、或是企業誠信,但要看出企業誠信,又無法僅從財報來了解,因此對於台灣上市櫃家族企業的經營與權力狀況的了解,只能依靠新聞記者長期追蹤與訪談建檔的功力。
特別要注意的是,台灣許多上市櫃企業是傳承數十年以上的老牌企業,從創業者的初代、到二代、甚至三代四代的也比比皆是,這些家族企業的權力結構若不穩定,有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互拚的,也有大房二房兩房廝殺的,連超級媳婦參與經營權之戰的也不少家,要了解這些公司的投資價值,更不是一篇、兩篇、三篇新聞,就能夠了解投資的機會與風險。此外,家族企業並非都是負面的投資標的,相反的,台灣也有許多持股規劃穩健的家族,公司獲利穩定、配息穩定,經營穩健,了解之後反而成為更適當的投資標的。
所以,要在台灣的股海拚搏,對家族企業的了解,是無法迴避的投資功課。這本書《權力製造》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書籍。家族企業經歷了風光歲月,也經歷了競爭者輩出的衰退,再跨出企業賺型、切入新產品,再到行銷轉骨重新脫胎換骨,這幾行看似輕描淡寫的敘述,背後都是老闆跟老員工、少主與老臣、老老闆與繼承者們家族內部三方面的角力與調整,怵目驚心的調整過後,才換來老樹新生的家族企業,這每一段經營改變、獲利成長、社會新聞事件的背後,都是一篇又一篇家族內部權鬥的故事,造就這間公司一路走到今天。
而最重要的是,這些企業家族的故事,除了當作投資上的參考之外,這些台灣的企業家族,除了台塑王家、長榮張家、永豐何家、萬海陳家、統一台南幫一類的老家族外,觀眾所知其實有限,台灣企業家族的發展故事,其實也連結著台灣的現況與未來,所以這些企業家族的故事,站在補強台灣商業、商戰歷史的角度上,還有相當大的空間需要被滿足,這本「權力製造」已經幾乎把書中的生技家族,或實或虛的把這十年來關於這個家族的故事,也回答了許多新聞事件的問號,作者把它寫成了一本可以拿來拍成戲劇的作品,相信這對我們要了解台灣的企業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會有很大的幫助,我也期待,未來作者能寫出更多家族企業的故事,讓大家對於家族企業的企業誠信,有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