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影展競賽徵件共收到1,896件來自全球125個國家與地區的作品,體現TIDF的國際聲望。即使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下,依然動員了上百名志工與工作同仁,使得影展順利進行。
今年備受肯定的紀錄片《憂鬱之島》,肯運用紀實與電影交織的手法,呈現香港不同歷史階段的對照,讓觀眾可以穿透不同時空、不同世代、不同政治觀點,體會到香港對於自身命運的難以掌控。2016年首部紀錄長片《亂世備忘》就入選TIDF,陳梓桓這次以新作獲獎,特別感謝過往2次參與影展對他的啟發,片中真實人物對自己的信任,以及製作團隊5年來的付出,更期待未來有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
已經拍過劇情片《大佛普拉斯》《同學麥娜絲》的導演黃信堯,耗時12年拍攝的新作《北將七》(A Silent Gaze),評審讚賞其拍出小鎮獨特的時間感,僅僅是好好觀看這看似重複的日常,就蘊含十足的政治性。黃信堯致詞時將本片獻給父親,更激動表示:「我不會放棄紀錄片的創作,紀錄片的純粹和直接是我的最愛!」
也曾拍過劇情片《菠蘿蜜》的導演廖克發,新作《野番茄》(Taste of Wild Tomato)回歸紀錄片形式,重新審視由殖民地鬼島到民主台灣的獨特歷史軌跡。廖克發上台時首先分享香港許寶強老師的一段話:「希望,並非是一種靜止的完美狀態,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生命中持續累積存在的意義。」亦強調我們都必須努力維持對於人性的希望,每部紀錄片都是這份力量的一部份,他也會努力做好自己的部分。
來自緬甸的導演李永超,過去曾拍過《血琥珀》討論緬甸的礦工人生,新作《二○二○年的一場雨》(Rain in 2020),依然聚焦在緬甸歷經軍事政變後的局勢,並從中窺見緬甸社會面對的轉變和困境。李永超直呼這次得獎讓他感到真實又有點不真實,更說「無論有沒有得獎,我愛電影,會繼續拍電影!」
所有得獎影片將會於5月15日加映,放映場地包括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光點華山電影館一廳及京站威秀影城10廳,完整得獎理由與放映資訊請參閱TIDF官網最新消息,務必把握最後的欣賞機會。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完整得獎名單
亞洲視野競賽
- 首獎:《地洞》(The Burrows)
- 優等獎:《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
- 評審團特別獎:《憂鬱之島》(Blue Island)
- 評審團特別提及:《北將七》(A Silent Gaze )
國際競賽
- 首獎:《維也納——家庭故事》(Weiyena - The Long March Home )
- 優等獎:《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
- 評審團特別提及:《二○二○年的一場雨》(Rain in 2020)
台灣競賽
- 首獎:《野番茄》(Taste of Wild Tomato)
- 優等獎:《事件現場製造》(The Making of Crime Scenes)
- 評審團特別提及:《K 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K’s Room –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再見真實獎
- 首獎:《憂鬱之島》
- 評審團特別獎:《塵默呼吸》(Silence in the Dust)
- 評審團特別提及:《地洞》(The Burrows)
- 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事件現場製造》(The Making of Crime Scenes)
青少年評審團獎
- 《迷霧中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Mist)
觀眾票選獎
- 《憂鬱之島》
傑出貢獻獎
- 李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