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2 14:41 臺北時間

《捍衛戰士》為何一直呼叫「Roger」? 狂過阿湯哥神祕起底

mm-logo
娛樂
湯姆克魯斯在1986年主演的電影《捍衛戰士》,已成為影史經典。(翻攝自維基百科)
湯姆克魯斯在1986年主演的電影《捍衛戰士》,已成為影史經典。(翻攝自維基百科)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捍衛戰士:獨行俠》上映後叫好又叫座,在電影與真實生活中,飛行員都有屬於自己的呼號,例如 「獨行俠」阿湯哥與「冰人」方基墨,而戲中不斷被喊叫的「Roger」(羅傑),又是何方神聖?
「Roger」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德系名字,中世紀時,這個名字已非常普遍。在1986年版《捍衛戰士》與正播出的續集中,常見阿湯哥與其他飛行員呼叫「Roger」,戲分比阿湯哥還多,卻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其實「Roger」既不是電影主角,也不是一位人名,而是「收到」之意。
《捍衛戰士》空戰場面中,常見阿湯哥與飛行員喊叫「Roger」。(翻攝自DB電影片段頻道)
據《衛報》整理報導,在無線電國際通訊用語中,為確保訊息收發雙方能夠較為準確地朗讀及知悉,創造了許多代碼,英文26個字母各不同的代表意義,例如字母「A」的代碼是「Alpha」,「B」是「Bravo」,在之前使用的美國字母表中,「R」的代碼是「Roger」,代表「Received」,也就是「收到信息」的意思。
因此,才會出現一方以無線電進行通話或下達命令,另一方回答「Roger」或「Roger that」表示收到訊息了! 有人疑惑,為何不直接講「Received」就好,反而拐個彎叫「Roger」?其實在當時,並不是所有的飛行員都說英語。飛機於1903年面世之時,先鋒飛行員萊特兄弟使用信號彈、手語等方式溝通交流,隨著航空的技術發展與全球化,更複雜的摩斯電碼、無線電也先後被發明出來。
睽違36年後,《捍衛戰士》釋出續作《捍衛戰士:獨行俠》,阿湯哥再度翱翔天際。(UIP提供)
摩斯密碼使用字母「R」表示「收到信息」,因為「R」是「Received」(已接收)的首字母。國際電報聯盟在1927年制定了一條規則:用「Roger」作為「收到信息」的標準無線電用語。另外,不像平常人說「Yes」或「No」,無線電通訊以「Affirmative」和「Negative」來表達肯定、否定,若是收到上級指示並將按指示行動,即回答「Roger Wilco」,「Wilco」是「Will comply」的縮寫。
雖然在現今的國際無線電通話拼寫字母表(北約音標字母、NATO Phonetic Alphabet),「R」的代碼是「Romeo」而已不是「Roger」了!但「Roger」作為「收到」的代碼已約定成俗、深植人心,懂了嗎?Roger!
阿湯哥飾演的「獨行俠」是海軍最頂尖的飛行員之一,服役超過30年仍堅守崗位。(UIP提供)

捍衛戰士呼號產生器

派拉蒙電影公司為了讓觀眾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捍衛戰士:獨行俠》飛行員呼號,特別推出一款AR濾鏡,讓所有粉絲朋友都能找到專屬呼號,和阿湯哥一同翱翔天際,立刻上線試試看!呼號產生器:https://tinyurl.com/callsigntw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