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05:58 臺北時間

【安倍燭光未滅2】集結盟友抗中超先知 安倍路線拱台成印太樞紐

mm-logo
時事
安倍2006年就倡議日美印澳領袖會談,是四方會談的重要推手。(達志影像)
安倍2006年就倡議日美印澳領袖會談,是四方會談的重要推手。(達志影像)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身亡,震驚全球。安倍不只是日本史上執政最久的首相,任內更與台灣互動密切,親美、挺台立場鮮明。熟悉台日關係的決策高層指出,安倍是最早呼籲各國重視台灣在印太及東亞地區重要性的國際領袖,並聯合國際夥伴促成「四方安全對話」(Quad)圍堵中國威脅,在美中貿易戰及烏俄戰爭後,更加證明他的遠見。
前國安幕僚分析,安倍獲「最挺台」的封號,源自他的國際戰略構想。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第二個任期時,美國仍討論如何與中國交往,亞太安全議題並未受到重視,不過,同時期中國急速擴張,在南海大規模填海造陸、東海進行天然氣開發,安倍預見此一趨勢對國際社會的威脅,跳出來呼籲並集結盟友。
安倍晉三遇刺的前一週,謝長廷才陪同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拜訪安倍。(翻攝謝長廷臉書)
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解釋,印太海域對日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東海、南海和台海。東海是日本自家門口,而南海、台海則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日本許多能源依賴進口,這是主要的能源航道,當中國說台海要內海化,對日本而言當然是很大的安全威脅,當然要全力捍衛海域的航行安全。
李世暉也說,日本過去不管是「遠東地區」或「周邊地區」這些戰略詞彙,範圍都包含台灣,但「日本眼睛看著台灣,嘴巴不明說」,不願在公開場合提到台灣的重要性;安倍承襲日本過去的戰略思維,進一步形成自己的印太戰略,連結日美安全最重視的周邊海域,使台灣的重要性呼之欲出;從此,台灣的戰略地位被提升到日本國家戰略層級。
2021年日本贈台AZ疫苗,緩解疫苗荒,安倍晉三在背後積極出力。(翻攝謝長廷臉書)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石原忠浩說,台海安全對日本安全保障很重要,在上世紀6、70年代,日美兩國領袖聯合聲明就曾提到此事,但當時日中邦交還未正常化,時空背景與現在不同;隨著習近平掌權,中國對外擴張,美中對立越趨尖銳,中國對台的軍事挑釁也增加,日美不得不以具體行動回應,確保印太區域安全。
安倍的外交智囊岡崎久彥提出的海洋戰略,使日本面對中、俄等戰略假想敵時,不再採取過往的陸地競逐模式,而是重視鞏固海洋防線以及連結國際盟邦,這樣的想法也反映在安倍2006年首次執政時,倡議日美印澳領袖會議,促成後來的四方會談(Quad),以及四國的聯合軍演。而台灣與日本同為海洋民主國家,重要性自然不能忽視。
安倍晉三切合時代的戰略思想,使日本在國際間扮演的角色益發突出。(翻攝白宮臉書)
2016年安倍進一步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構想,隔年川普總統上台,安倍說服美國支持他的戰略構想,2017年川普將印太戰略寫入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從此取代過往的「亞太」一詞。
「從後來的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到今年的烏俄戰爭,安倍的遠見都一一印證,也奠定台灣的重要性。」一名現任的國安高層幕僚表示,台灣的能見度及重要性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加上中國的威脅與日俱增,都與安倍的戰略構想不謀而合,他力挺台灣對抗中國安全威脅的堅定立場,深深影響日本政府,成為日本政界的「安倍路線」。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