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疊疊蒐證資料,在元智大學任職的A教授無奈地說:「校內同仁前往中國任教、兼差的情形很頻繁,當中還有在中科院主持、參與重要計畫的2名大咖學者,極可能涉及國安機敏問題。我跳出來揭露,希望主管機關能重視。」
A教授提及的其中一名學者,正是曾任元智大學副校長的林志民,他去年還獲頒教育部國家講座獎及學術獎,是全台私立大學唯一獲獎者。林在1986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即進入中山科學研究院服國防役,從事「雄二飛彈」的系統研發工作,更創下中科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組長與技監紀錄,國防部還特地頒發「弼亮甲種獎章」給他。直到1993年林轉往元智大學任教,仍執行科技部及國防部大型計畫。
不過,林卻從2013年起就在廈門大學擔任講座教授,一聘5年,每月約可領人民幣1萬5,000至3萬元,還有來自「中國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的差旅費補助。2015年10月,林又獲聘為廈門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受聘儀式後林還為師生做學術報告,內容涉及攸關國防科技的「飛行器自動降落系統」與「飛彈攔截」等,A教授直言,林有可能將自己在中科院的研究成果提供給對岸交流運用,有國安、洩密等疑慮。
此外,另名B教授也指控,今年才卸下副校長職務的講座教授李清庭,也違法到中國任教。李投入半導體、光電元件領域多年,特別是在GaN半導體領域取得國際矚目的成果,去年還是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機工程獎章—學術研究類」的得獎人。李從1982年起就在中科院任副研究員,後晉升技監,之後還擔任成功大學電機學院院長、中央大學教授等國立大學職務,甚至曾任國科會工程處長,對涉及國安等機敏科技研究可說瞭若指掌。
但2016年4月,李應中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之邀,擔任該校的講座教授,問題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與位於哈爾濱、專門研究導彈的「哈爾濱工程學院」(現已併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齊名,有「哈軍工、西軍電」之稱,可說是中國最早的二所國防工業重點軍校。B教授認為,該校具有如此敏感且雄厚的軍工背景,以李在光電領域的經歷,若要推稱不知情,未免過於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