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指出,他任內的建設都以民眾需求為優先,過去台南每遇豪雨必受淹水之苦,他就任後要求治水要治標,也要治本。治標部分是根據過去資料,彙整出86處易淹水地點,再匯集當地民眾與工程單位的意見,討論出緊急改善的做法,並提供足夠的防水擋板等物資;治本部份則是配合中央流域治理,確保內水能排出、外水能出海。
此外,台南也因地制宜,完成許多治水建設,像是面積41公頃、滯洪量140萬噸、台南最大的蘇厝滯洪池,就是在黃偉哲任內完工,完工後,附近再也沒有發生嚴重淹水。另一方面,這3年多來,市政府也新建六座大型抽水站(大灣二期、後鎮、海環、6成排水、麻工、麻柚),並更新永康、菁寮、新圍等7座抽水站的老舊機組。
黃偉哲說,水路就像是人的血路,如果塞住就會溢出,造成交通癱瘓,台南的雨水下水道規劃長度933公里,全國第一,截至今年6月,建設長度已超過738公里,超越新北,成為全國第一,普及率也達8成。
除了淹水,交通也是台南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台南市幅員廣大,光是一個大北門區,面積就跟台北差不多,黃偉哲上任後,大力爭取中央資源,進行大規模交通建設。
台南的高架道路主要是4橫3縱,最新一條橫線是沿著鹽水溪畔而建的北外環道路,也是連接南科到府城的關鍵快速道路,該道路一三期即將啟用,二四期預計5年後完工,屆時從安平到南科只要15分鐘,此外,市府也全力推動直線的西濱公路跨曾文溪大橋及安平跨港大橋,希望讓市民有感。
另一方面,台南道路先天設計狹小,所以須推動鐵路立體化與捷運高架化,讓軌道運輸有專屬路權,也讓地面道路可不受影響,而南鐵地下化,進度從原本不到3成,目前已達66%,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永康地區的鐵路地下化。
除了鐵路與捷運,公車也是黃偉哲非常重視的一環,黃上任前,包括南化、大內等行政區,已經數10年沒有公車,為了推廣大眾運輸,黃就任後第一年就推動「小黃公車」照顧偏鄉民眾,民眾只要透過電話或使用大台南公車APP就可預約計程車,費用則比照公車票價,至今已開闢20條路線,搭乘人次累積超過6萬5千人,乘客滿意度更高達95%。
至於市區最頭痛的停車問題,黃偉哲則以興建立體停車場解決,台南市區第一座公辦立體停車場今年完工,接下來還會在市區精華地帶,例如青年路、文化中心附近,興建9座立體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