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是我很熟悉的馬祖北竿鄉大坵島。那裡有著國軍撤軍的軍舍和人去樓空的閩東建築,僅有一群過去縣政府復育野放的可愛梅花鹿還居住於此,空氣中瀰漫著寂寥和生機,顯得突兀。也因為這份獨特,每年吸引好幾萬人登島,尤其暑假旺季時期,交通船來來往往,到處都有觀光客的蹤跡,島上的鹿群也漸漸的不再怕人,還會上前討食物。
今年8月,大坵島在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北竿鄉公所、台灣暗空協會和台灣海洋大學的努力下,舉辦相當獨特的活動「2022 馬祖北竿大坵暗空之夜・初心」3場次共9天的活動,以低光害的方式進行,呈現大坵島不同的美。除了在暗夜時刻登上寧靜得大坵島感受自然交響樂外,也有導覽老師帶領進行觀星,並在靜謐的星空下欣賞薩克斯風、大提琴家演奏,還有相當獨特的頌缽療癒,體驗獨特專屬大坵島的行程。
「2022 馬祖北竿大坵暗空之夜・初心」圍繞一主軸─低光源的生態活動。類似的防止光害危害環境的運動源自於80年代美國亞歷桑納州的土桑市(Tucson),由於州內的基特峰(Kitt Peak)擁有天文觀測的機構,因此土桑市立法用以減少光害影響觀測。漸漸地在天文領域的相關人士推動之下,有了國際暗空協會(IDA 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在全球已經有超過一百個認證的暗空公園和暗空社區,盼此理念能讓城市發展在注重照明之餘可兼顧友善環境。
台灣的合歡山也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三座的暗空公園。於此同時,近年星空觀測、天文的教育蔚為風潮,暗空相關的保護,開始在觀星愛好者中被推廣,台灣的暗空協會也在2020年底成立,屬於為IDA亞洲的分會之一。
「光線並非越亮越好。」暗空協會認為錯誤的照明不只影響人類的行車安全、睡眠品質和視力,更會危害環境及生物。近年因為藍光LED燈的普及,像是微小的夜行昆蟲如螢火蟲或蛾類都因而生存受到威脅,因此IDA提出減弱燈光強度,並建議3000K以下的暖色照明,才能對生態環境及人體本身危害降到最低,並能兼顧節能減碳、友善環境。
馬祖大坵暗空之夜
- 場次:音樂饗宴場 8/26(五)、8/27(六)、8/28(日)18:00~22:00
- 票價:600元/人,含船票、活動費用及保險,馬祖鄉親享半價優惠。
- 報名連結:reurl.cc/RXv3Zz
- 台灣夜空協會官網:darksk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