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尼可拉斯史托勒(Nicholas Stolle)記得好長一段時間都在發展劇本,但等到一開始討論該找哪些演員時,他與男主角、也是編劇之一的比利埃西納(Billy Eichner)都同意,肌肉男亞倫應該是讓同志演員詮釋,「電影公司覺得這樣很酷,雖然找電影明星的話,票房會比較好,但那樣做也會很奇怪。所以一路腦力激盪下來,與其只有亞倫讓同志演員演出,不如全部角色都讓多元性別族群擔綱吧!因為劇情提到異性戀演員詮釋同志都能拿奧斯卡獎,不如我們該倒過來,讓同志演員扮演異性戀角色,為什麼不呢?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也是該被嘲笑的對象。」
這當然是一記奇招,也是險招,但尼可拉斯認為喜劇電影往往最好笑的部分,就是冒出觀眾過去沒注意過的人,搶足了鋒頭,「像是《伴娘我最大》的梅莉莎麥卡錫,所以我決定全部演員都讓多元性別族群出任,希望這樣能讓觀眾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過的人。」
為了找到合適的演員,也經過龐大的試鏡工程,尼可拉斯史托勒說試鏡的標準就是要很有喜劇天分,也要有溫暖的特質,「我的每一部電影幾乎都是很多演員,這樣就能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也能有更多不同的喜劇效果。我們需要不同的喜劇能量,整體加起來之後笑果就很突出。」他採取隨機試讀劇本,看看反應如何,「通常我有10秒的準則,10秒內如果沒有讓人覺得有火花,就得另外找人,所以這樣一路找到很多有趣的演員。」
比利埃西納則希望《哥兒們》能填補大銀幕上「同志愛情喜劇」的空白,「要知道,這一路上沒有什麼指南,告訴你同志戀情該怎麼樣,或只該怎麼約會、又該如何談同志戀情,當兩個男人或女人愛上彼此時,應該怎麼做。就算有所謂的愛情浪漫喜劇,但那不是同志戀情,對我們來說該如何去想像呢? 所以這也造就了很大的自由空間,我們可以自己制訂規則。但我想漸漸地關於同志族群的愛情故事跟喜劇,的確該填補這種空白,給下一個世代一些榜樣,給予他們啟發。我很希望自己當初在成長過程中,能找到更多看齊的對象,讓我對未來生活有著清楚的藍圖。」
「我想很多時候,好萊塢都比觀眾晚了一步。這點很有趣,就像是你覺得同志題材,很多時候都是悲劇電影,都是演出悲慘的人生,但那是90年代的風氣,都是獨立製片在拍同志電影。」導演尼可拉斯反而對於同志喜劇《鳥籠》、《新郎向後跑》印象深刻,只是後來影壇都不拍了,他希望從《哥兒們》開始,未來還有更多類似的題材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