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今(7)日釋疑「動物園的100個為什麼!為什麼園徽是梅花鹿呢?」,指出常會接到遊客詢問:「為什麼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園徽是梅花鹿呢?」事實上,數百年前梅花鹿因人類大量捕殺及農地開發,數量銳減,1969年台東捕獲一隻梅花鹿幼鹿後,梅花鹿就於野外絕跡。
而當時台北市立動物園內照養了80隻左右的台灣梅花鹿,1986年參與了台灣梅花鹿的復育計畫,提供了30頭園內照養的純種鹿隻至墾丁國家公園進行復育。後1994年墾丁國家公園進行了3次的梅花鹿野放,復育成果良好且梅花鹿的數量有逐年增加,至今民眾前往墾丁國家公園探訪梅花鹿再也不是不可能的願望。
1980年,台北市立動物園也提供了20多隻梅花鹿至金門畜產試驗所進行保育研究,伴隨著生態保育意識的萌芽,學界針對梅花鹿的研究逐年遞增。
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園內照養的上百種野生動植物不只是單純地眷養,更有著域外「保種」的生態保育意義,每年皆會發生數起野生動物救傷事件,並與林務局、保育機構及學術單位等合作,結合各方的專業進行野放及追蹤工作,積極地協助野生動物們重返牠們的棲息地。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現代動物園的存在,早已不是最初構建時只是當作觀賞珍稀動物的遊憩場所,更多的工作反而是在保育、研究以及生態教育的推廣。而梅花鹿的復育不僅是相當成功的保育範例,更是台灣首次透過動物園的保育繁殖、「再引入」野生動物的復育實例。
透過了解梅花鹿復育的路程,可以從中探究動物園存在的價值、及對野生動物保育的重要性。於是,1986年台北市立動物園由圓山搬遷至木柵新園時,便以梅花鹿的形象作為新園徽,這便是動物園以梅花鹿作為拿園徽的原因。
對於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揭密,網友則紛紛表示「還以為是長頸鹿」「感恩,增長知識了」「保育員辛苦了」,更有網友直呼「鹿角呈現一個『北』字。除了鹿以外,台灣其他的動物角都沒有分岔,也設計不出這個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