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7 05:58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奇異世界觀堆疊故事 科幻漫畫反射人性引共鳴

mm-logo
娛樂
常勝耗時近3年創作《閻鐵花》(圖),描繪京劇女伶成為超級英雄,去年12月發行第3集單行本,宣告完結。(大辣出版提供)
常勝耗時近3年創作《閻鐵花》(圖),描繪京劇女伶成為超級英雄,去年12月發行第3集單行本,宣告完結。(大辣出版提供)
「科幻」是熱門的漫畫類型,近年不少台灣創作者發揮奇想,用科幻懸疑包裝人性,豐富故事層次,受到市場關注。
漫畫家常勝的《閻鐵花》以傳統戲曲結合科幻,講述京劇女伶成為超級英雄,抽絲剝繭揭開滅門血案真相,除將發行義大利文版,更售出電影、影集版權;日安焦慮的《2073年的電子玩具》,描繪人類迷戀電玩虛擬角色,卻遇到一連串離奇事件,表達藉科技尋求溫暖的孤寂感。
常勝的《閻鐵花》2020年開始連載,去年12月發行第3集單行本,宣告完結。故事描述30年前閻家京劇團發生滅門血案,當時年僅15歲的閻鐵花是唯一倖存者,卻被視為凶手關押在研究機構,並死於10年前的大爆炸,但如今出現自稱閻鐵花的女子,立誓解開謎底。
常勝(圖)耗時近3年創作《閻鐵花》,描繪京劇女伶成為超級英雄,去年12月發行第3集單行本,宣告完結。
《閻鐵花》靈感來自常勝小時候跟在爺爺身邊看京劇,「京劇女伶的妝容與身段,那種時而柔弱、時而剛強的美,一直在我腦海。」6年前他想到超級英雄必須戴面具隱藏身分,「但京劇女演員化妝後判若兩人,不用戴面具,『京劇女伶成為超級英雄』的核心概念就此形成。」
常勝作品以科幻見長,2011年刻劃人工智慧的《BABY》,奪下金漫獎最佳年度大獎;2017年《隱藏關卡》描述少女闖進無法登出的遊戲世界,獲京都國際漫畫賞大賞肯定。《閻鐵花》內容有機器人、AI和穿越時空、科技財團等,與傳統形成衝突感,「我將古老的東西加上現代、未來的元素,帶給讀者全新感受。」
《閻鐵花》中有不少激烈的打鬥場景,圖為第3集閻鐵花與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決戰畫面。(大辣出版提供)
包含《閻鐵花》在內,常勝作品多以女性為主角。他解釋,女性在傳統被認為柔弱,實則充滿力量,「而科幻作品的女性角色能帶來未知與神祕感,對劇情有加分作用。」《閻鐵花》以滅門血案帶出衝擊性的開場,並藉閻鐵花的「復活」營造懸疑,讓人好奇角色的身世之謎。常勝表示,構思劇本時須緊扣核心概念「由內而外」發想,但說故事則「由外而內」鋪陳,「就像剝洋蔥,讀者不由自主陷入劇情,受刺激而掉淚。」
2021年,常勝(左二)攜手國光劇團團員劉珈后(右二)與多次cosplay成超級女英雄的立委賴品妤(左一),舉行《閻鐵花》跨界座談。右一為大辣出版總編輯黃健和。(大辣出版提供)
常勝強調,好的科幻作品不管如何天馬行空,仍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為基礎。以《閻鐵花》來說,包含閻鐵花與母親難以割捨的羈絆,及反派「芙蘿」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原因,都和人性有關,「不然會覺得事不關己,難產生共鳴。」
創作科幻漫畫的挑戰,常勝認為是「無中生有」,但這也最吸引他,「科幻是『科學加幻想』,但很多想像會在未來實現。」像幾十年前的科幻作品曾出現用手錶視訊,「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就能做到。」
《閻鐵花》第二女主角比嘉未來因為一次腦部手術,意外得到「看見未來五分鐘」的能力。(大辣出版提供)
常勝笑說:「科幻就是對未來的浪漫預言,也是魅力所在。」
特別的是,《閻鐵花》第二女主角「比嘉未來」因執行腦部手術,而有「看見未來五分鐘」的能力。常勝試著用科學理論融合個人觀點解釋:「宇宙萬物的構成不是來自物質,而是意識。拋棄舊有的認知與思維,眼前世界可能完全不同。」他笑說,「科幻就是對未來的浪漫預言,也是魅力所在。」充滿張力的劇情,讓《閻鐵花》售出影視版權,電影由《怪胎》導演廖明毅執導,並將改編真人影集,創台漫IP跨域發展新猷。
日安焦慮(右)投射自身經驗創作《2073年的電子玩具》,編輯蘇維(左)協助聚焦故事核心。
漫畫家日安焦慮曾獨立出版《恐竜図鑑》《世界邊緣之旅》《來自夢次元》等作品,以科幻融合奇異的世界觀著稱,獲選為2023年法國安古蘭漫畫節「Worldwide Comics Explosion」展覽中10位優秀國際新人之一,並在日前推出第一本長篇商業漫畫《2073年的電子玩具》。
日安焦慮投射自身經驗創作《2073年的電子玩具》(圖),編輯蘇維協助聚焦故事核心。(慢工出版提供)
該作描述未來人類結合虛擬實境與夢境,發表「夢實境裝置」(DreamReality),可將電玩世界轉換成如夢境般的真實體驗。男主角透過裝置反覆進入遊戲與喜愛的虛擬角色見面,角色產生「自我意識」,男主角則受困遊戲中,漸漸分不清現實與虛擬的界線,引領讀者一步步揭開內情。
日安焦慮表示,創作靈感來自他玩PS4遊戲《死亡擱淺》,「故事背景設在末日時期,玩家須藉由運送物資,連繫起分崩離析的世界。其中一個支線任務是運送一名女性角色到未婚夫身邊。」由於該女性角色是日安焦慮喜歡的類型,「完成任務後,我還是偶爾回頭探望她,她的投影會跑出來跟我打招呼。」讓他冒出「真人迷戀上虛擬角色」的想法。
《2073年的電子玩具》講述人類掌握大腦做夢的機制,結合虛擬實境與夢境發表「夢實境裝置」,帶領讀者在虛幻的世界進行冒險。(慢工出版提供)
由於《2073年的電子玩具》有電玩、夢境及科技等多種元素,如何梳理思路,成為編劇的挑戰。「初期內容太豐富,反而失去核心。」編輯蘇維舉例,一開始有破關、升級及戰鬥等設定,太多分支劇情,過於複雜。「我們回到創作初衷,將故事去蕪存菁,重新聚焦人類在虛擬世界追求情感寄託的孤寂感。」日安焦慮指出,這也呼應現代社會現象,「與現實的人互動少,所以從二次元尋找溫暖。」
日安焦慮喜歡「賽博龐克」風格,「它的重要概念是『高端科技、低端生活』。」因此《2073年的電子玩具》雖以高科技社會為背景,其中建築卻相當老舊,展現反差。
日安焦慮藉由科幻放大現實的荒謬,傳達不變的核心價值。
「科幻只是說故事的工具,最終還是回到『人』本身。」日安焦慮舉例,2020年他參與用漫畫描繪對威權體悟的《夜長夢多》,其中他創作的〈昨日之夢 〉講述人們發明「共享夢境」的技術,卻遭政府監控,最後連「做夢的權利」也被剝奪。「藉由科幻放大現實的荒謬,傳達不變的核心價值。」
《2073年的電子玩具》講述人類掌握大腦做夢的機制,結合虛擬實境與夢境發表「夢實境裝置」,帶領讀者在虛幻的世界進行冒險。(慢工出版提供)
《2073年的電子玩具》以書名致敬村上春樹小說《1973年的彈珠玩具》,「村上春樹喜歡在真實世界穿插科幻或奇幻情節,卻能將兩者完美融合,讓人沉浸其中。」日安焦慮透露,漫畫中有不少村上的彩蛋,「是我身為粉絲的仰慕。」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