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雲等人表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學成為官僚洗學歴的陋習其來有自,最具代表性的是過去台大、政大、中山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更名為國發所),經濟部、教育部人員也有專屬的系所供在職進修。
范雲和教育團體各代表指出,官員虛心向學原為國家提升行政效率,公共服務品質之善舉,唯近來有不少官員濫用權勢,假進修真洗學歷,造成大學學風敗壞,更損及文憑的鑑別力,進而惡化學歷通膨現象。猶有甚者,上樑不正下樑歪,更成學子負面教材。
由守護台灣教育平台,聯合台灣資訊平權學會、全國私校工會、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發起「高教學歷大掃除:學術倫理連署書」學界連署,號召學術人站出來捍衛學術倫理的決心,主要訴求包含:
- 學位論文公開原則:學位論文以「電子全文」公開為原則,以利學術流通及分享。但涉及機密、專利事項或依法不得提供,並經指導教授與系所主管認定者,學位論文得延後公開。延後公開須訂定合理期限,建議至多為5年。
- 依法建立外部獨立的學術倫理審查機制,應以內容原創性、而非機械對比所得的相似性作為判準。先進行校外專業委員進行初審,再送交各校倫理委員會進行複審。
- 各大學有違反學倫事件應通報教育部,教育部並應彙整並定期公告各校違規事件與樣態。
為了解台灣青年學子對當前學術倫理的意見,守護台灣教育平台通過校園論壇、學生群組等渠道,對學生學術倫理意見進行問卷調查,於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8日發放網路問卷,蒐集到213份有效問卷,其中102人來自公立大專院校、111人來自私立大專院校。以法、商及社科院之填答人數最多,為111人。
調查結果發現,有75%的學生認為學倫問題會影響自己投票給該候選人的意願,學倫問題涉及誠信與否,作為政治人物,誠實負責的人格應是最基本的要求。42.5%的受訪者認為學術倫理調查應該由獨立調查單位進行,單純由校方進行的學術倫理審核在一定程度上仍讓人有所疑慮,若是加入獨立調查單位進行,結果可以更公正客觀。
另外,69%的受訪者認為有學倫問題爆發時,當事指導教授應在一定期間內停止招收指導學生,指導教授應盡指導、監督義務,若學生出現重大學術瑕疵,指導教授也應有相對應的處置方法。其中也有48%的受訪者認為,選舉委員應給予候選人學歷更正的機會,若是自覺論文、學歷取得過程有所瑕疵,可自行撤下學歷認證,面對問題及時更正,而不是被人檢舉才倉皇認錯。
范雲等人指出,學術倫理問題關乎一個人誠信與否、負責與否,作為政治人物,掌握更多公權力,若是連個人學歷都需要造假,那麼選民又該如何信任政治人物能在家國事務上誠信,不欺上瞞下,以誠信、負責的態度對待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