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鳥群卻不干擾牠們,是一大考驗。梁皆得赴香港米埔保護區拍攝時,由於車子不能進去,只能徒步走數公里。他回憶:「我的三腳架很重,所有設備加起來大概100公斤,只能用推車拉著走。一旦看到鳥,趕快架機器拍攝,拍完要移動時再收起來,如此反覆多次。」
片中王徵吉走在米埔保護區架設的水上木棧道時,不慎掉落水中,幸好有人隨行,將他及時救起,但價值逾40萬元的相機設備因「泡湯」而無法修復,損失慘重。
長達30年拍攝累積大量素材,讓梁皆得尋找剪輯人員時頗為苦惱。「我們拍黑面琵鷺的素材量至少有50個、容量4TB的硬碟,因此嚇跑很多人。」後來先找剪接助理整理素材,在劇本階段又換了好幾個編劇,最後花一年多剪完。原先的版本因涉及太多人物故事而失焦,只好修掉旁枝,凸顯影片的核心精神。
黑面琵鷺復育成果不錯,鳥類數量變多。但近年台灣為發展綠能,在鹽田溼地架設太陽能板,使原本已成牠們棲身的溼地,面臨棲地減少的危機。雖在保育團體奔走下,政府暫停或縮小國有地的開發區域,然而部分棲地為私人所有,很難掌控未來發展。因此梁皆得希望藉紀錄片喚起大眾的關注,為守護牠們的棲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