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變更股票面額、壓低股價,很多是為了增加股票流通性,活絡成交量,也更容易向市場籌資,這在高價股中最常見,像美股中的蘋果、特斯拉、輝達、亞馬遜等也都分割過股票。」寶船資本董事長駱志和指出。
以國內首家變更股票面額的公司長科*來說,2019年將每股面額從10元1拆為10,股價瞬間從300元降至30元,隨後數個月,日成交均量很快從原先不到百張,衝到上萬張,散戶爭相投資,股東人數激增。
「由於效果相當好,讓許多公司發現,原來資本市場可以這樣操作,彈性面額制度因此逐漸被採行。」駱志和說。像是去年7月,股王矽力-KY也跟進將股票1拆為4,面額從10元變為2.5元,停牌前股價2,485元,之後重新以621元掛牌上市。
不過,雖然台股中採彈性面額股票,會用「*」來標示,在上市櫃、興櫃市場中都可見到,不過,興櫃市場的「*」股,風險又會比上市櫃更高,主要是興櫃股掛牌條件限制最低,對公司設立年資、獲利,甚至股東結構完全無規定,財報也不用即時揭露,換句話說,投資人根本無法從公開資訊去理解公司背後變更面額的目的。
駱志和透露,近年醫療生技公司相對偏好用壓低面額的手法向市場籌資,主要在於這類新創公司,初期會大量燒錢,沒有營收,但產業本夢比又很大,市場通常會給予較高的估值,有時投資方甚至會估到二期臨床試驗。
攤開興櫃市場中採彈性面額的5家公司中,就有3家從事醫療生技業,包括:納諾*-KY、國邑*、水星生醫*。
「如果是好公司,壓低面額確實有利籌資,但讓人擔心的是,如果是不好的公司呢?只要講一個故事錢就來了,投資人風險其實大幅升高。」業內人士指出,特別是興櫃股又有個特性,多頭時很瘋狂,空頭也會很慘烈,若不慎買在高價,恐怕欲哭無淚,建議一般投資人對不熟悉的興櫃生技股,少碰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