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瑜昨(30日)在臉書發文分析「不合時宜的貨物稅令國人買車負擔沉重」,她指出,台灣國產車內銷有高額稅金壓力,包含25%~30%的貨物稅、5%營業稅、進口汽車零組件的進口關稅5%~17.5%,如此高額稅負不僅墊高國內新車均價,甚至造成部分國產車外銷後,竟比在國內售價還便宜的荒唐情形。而其中最主要的貨物稅,在早年立法時則是作為「奢侈稅」課徵,現如今早已不合時宜。
高嘉瑜表示,自她進入國會以來,除了直接提案修法調降貨物稅外,更是定期要求財政部檢討汽機車貨物稅存廢議題,然而財政部的答覆卻總是鬼打牆。
她舉例,2020年7月財政部「汽機車為移動污染源,因此課徵貨物稅」,高嘉瑜認為,環保署已有空污費徵收,財政部憑什麼跨足空污業務?審計部檢核報告更直指有重複課徵之虞。
針對2021年2月財政部「有關汽機車貨物稅檢討,宜與其他稅制做通盤考量。」高嘉瑜認為,應依循中研院103年發布《賦稅改革建議書》,改制貨物稅,並整合為綠色稅制(如能源稅、碳稅)。
而2022年2月財政部指出「因碳費推動在即,避免重複課徵,不宜再推能源稅(碳稅)」。高嘉瑜認為,台大及中研院學者均指出碳費只是綠色稅制的一隅,不影響能源稅、碳稅整併。
再來,今年4月財政部指出「貨物稅已具有能源稅及碳稅的性質」。高嘉瑜直言,可以這樣堂而皇之的課徵名實不符的稅收?誰來翻譯一下,財政部到底在說什麼…
高嘉瑜直言,無論財政部或交通部,總是以滾動式檢討為藉口,不斷延宕對民眾有益的調降汽車關稅、汽機車貨物稅及汽燃費隨油徵收,令她不禁質疑:「或許對這些機關而言,這些能『躺著抽稅』的項目,遠比民眾所在乎的『租稅公平』來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