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黑天鵝效應」指「看起來不可能發生,卻還是發生」的事件,「灰犀牛效應」是由美國學者Michele Wucker在2013年提出,形容「顯而易見且高機率發生,卻被視而不見的既存威脅」。
多名綠營操盤幕僚觀察,賴經歷一波民調慶祝行情後,就略往下修正進入高原期,一直停滯在35%左右,近期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因藍營分裂出現「超侯趕賴」之勢,就算與柯仍有5到10個百分點勝差,能撐多久不被趕上?賴營內部會議雖絕口不提國會「3黨不過半」,但即便總統勝選,能帶多少小雞達成國會過半目標?成為綠營不敢說的祕密。
內部團隊整合上,一名黨政高層說,賴營大小會議常徒具形式,淪為黨內大咖「各言爾志」,形式上派系要角都納入決策圈,實務上許多事情常不知如何形成決策,例如提名策略小組的決策方式就令不少派系代表有意見,認為前幾波鬧出爭議的立委提名人選,根本未在小組充分討論就定案,有派系要角甚至以「潘許體制」形容賴的競選總幹事潘孟安與黨祕書長許立明,認為不能只是小圈圈決策。
其次,黨內抱怨賴的授權分工不明確,許多事務常不知道總負責人是誰,「賴習慣單線領導,連演講文稿都喜歡比稿,當沒人被明確授權負責,各方被諮詢的幕僚就只能被動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