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層社會,整個金字塔頂端,猶太勢力龐大。以哈開戰,校園普遍出現反以色列氛圍。眾議院裡頭,猶太勢力昂揚,請校長來問話,就是逼校長表態,希望校長壓制校內反猶太言論。結果,校長們並不買帳。
哈佛大學校長蓋伊(Claudine Gay)說,她不容忍威脅、暴力以及偏執,但是,她還是堅持,需包容懷有仇恨的觀點,讓學生有言論自由。賓州大學校長麥吉兒(Liz Magill)也堅持學術理念,強調大學需要言論自由環境。
兩位校長的頸子有夠硬,就是不肯放棄校園言論自由,向國會低頭。於是就此踢翻了馬蜂窩,一堆大頭大腦校友卯起來嘶吼,要校長捲鋪蓋滾蛋。各路金主、對沖基金大咖、風險投資大戶,全都劃地絕交,揚言不是校長走人,就是捐款收手,斷了學校金援。
無論中西,似乎,大學校長都有這硬頸子習性。早年間蔡元培當北大校長,凡事兼容並蓄,校園學術風氣超級自由。五四運動,北洋政府逮捕幾十名北大學生,要求北大開除涉事學生,蔡元培根本不鳥軍閥,出面營救。
政府遷台初期,風聲鶴唳抓匪諜,軍警進入台大抓學生,校長傅斯年出面交涉,警告特務系統,未經他傅斯年同意,不得進入校園抓人。
1991年,清華大學爆發「獨台會」案,調查局衝進清華大學抓人。校長劉兆玄出面,抗議檢調進校園抓人。案情風起雲湧之際,劉兆玄去信法務部抗議,又派專車送學生去調查局抗議。此案後來蝴蝶效應發酵,餘韻裊裊,〈檢肅匪諜條例〉因此而廢,刑法第一百條因此而修。
美國憲法,在1791年,就訂定了赫赫有名的「第一修正案」,裡頭白紙黑字,寫了一堆內容,其中就包括:「國會不得剝奪言論自由」。232年後,眾議院卻在上星期,331票對14票,以壓倒票數,通過了「譴責反猶太主義言論」。
以總體條件而言,若拿台灣和美國相比,一個是小蚍蜉,一個是大巨人。這幾年,若細究台灣言論自由、民主表現、社會素質,其實問題很多,毛病不少,很多人都搖頭。然而,台灣立法院或監察院,迄今還不曾開公聽會,把大學校長叫去,以權、以勢、以力砸校長硬頸骨,逼校長低頭,發表與當權者立場一致的應景言論。這一點,台灣似乎比美國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