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15:48 臺北時間

曝隔夜菜最大問題 毒理專家:水煮、水蒸都沒用

mm-logo
時事
招名威直言不建議食用隔夜餐;示意圖。(Pixabay/Image by Cherry Collier)
招名威直言不建議食用隔夜餐;示意圖。(Pixabay/Image by Cherry Collier)
隔夜餐爭議屢被熱議,毒理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直言不建議食用,因為食物烹煮後降溫到70至80度以下時,微生物就開始容易滋生,加上細菌滋生後會有「內毒素」,即使一般的微波、水煮、水蒸都無法消滅,故才有隔餐勿食這樣的建議。
招名威今(21日)於臉書粉專指出,天氣冷,熱騰騰的食物很快就會涼掉,空氣中的細菌黴菌等微生物就更容易黏附滋生到食物上,要妥善保存食物,讓下一餐還可以安全食用,隔絕外在污染源和完整加熱是關鍵。
不少人認為食物烹煮後蓋上鍋蓋,就可保暖、也能減少細菌與毒素滋生,招名威直言「其實不然」,因鍋蓋並未一起加熱,上面本身仍有殘留的細菌或黴菌,「加上這幾天下雨,在潮濕的環境下,就會讓食物有發霉的風險。」
招名威進一步說明,食物烹煮後溫度約莫攝氏90至100度,烹煮完後溫度開始下降,降至70至80度以下時,微生物就開始容易滋生。「食物擺放時間越久、越多人接觸、溫度降低都會增加食物細菌滋生的風險。」
招名威提醒,飯菜最好還是隔餐勿食,在外最好別放超過1小時,「剩菜反覆加熱,我不建議,但要可以確保細菌與毒素被殺光,加熱溫度必須在攝氏100度以上,而且還必須加熱一段時間完全加熱,才能確實殺光細菌。」
不過隔夜菜的另一個問題是細菌滋生後會有「內毒素」,招名威坦言「很麻煩」,因為要破壞內毒素加熱溫度可能需要達到160以上,一般的微波、水煮、水蒸都無法消滅,所以才會有食物勿置放太久,或是隔餐誤食這樣的建議。
更新時間|2023.12.21 15:4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