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14:36 臺北時間

兒童心理學家之子揭「母親是加害者」 政治受難創傷會遺傳?

mm-logo
娛樂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瑞士紀錄片《誰怕愛麗絲米勒?》(Who’s Afraid of Alice Miller?),探討政治暴力創傷議題。(公視提供)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瑞士紀錄片《誰怕愛麗絲米勒?》(Who’s Afraid of Alice Miller?),探討政治暴力創傷議題。(公視提供)
《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週五(3/22)晚間10點播出瑞士紀錄片《誰怕愛麗絲米勒?》(Who’s Afraid of Alice Miller?)上集,講述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雖為世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但他的兒子馬丁米勒(Martin Miller)卻飽受母親帶來的創傷。本片記錄馬丁回到波蘭探究納粹大屠殺對母親的影響。論壇主題以《我憂鬱,原來我是政治受難者後代?─如何療癒家族創傷》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主持、邀請6位關心政治暴力創傷議題的公民來賓,並越洋連線片中主角馬丁米勒,共同探討戰爭與政治暴力造成的家族創傷,如何影響受難者後代。
愛麗絲米勒畢生致力於兒童權利倡議、引領世人關注兒童早期心理創傷,然而對愛麗絲米勒的兒子馬丁而言,她卻是一位冷眼旁觀自己受家暴之苦的母親。馬丁童年的創傷直到他踏上尋根之旅,從中理解到他與母親之間複雜的隔閡根源,是來自愛麗絲米勒年輕時經歷過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可怕歷史,深深壓抑的痛苦過往。
同樣受母親的創傷情緒影響的白恐受難者後代佩宜深有同感地形容,「尋根的過程讓我把對媽媽的所有困惑,找到一個可以安放的『容器』」,她也提問「但我要如何思考、找到足以讓自己釋懷的癥結點?」
20240321insight001
映後論壇越洋連線片中主角馬丁米勒,共同探討戰爭與政治暴力造成的家族創傷。(公視提供)
馬丁在越洋連線訪談中分享自己是透過寫書的方式面對深埋心底的創傷,表示因母親沒有面對與處理本身經歷戰爭的心理創傷,進而成了「加害者」,對他造成嚴重傷害的困境。聊起療癒過程,馬丁以他擔任創傷治療師超過40年的經驗提出,目前全世界沒其他處理(政治暴力)創傷的專業治療師是值得重視的問題。他建議受難者後代尋求專業治療師協助,釐清對「容器」裡事件的所有感覺,藉此釋懷並重獲自由。
至於「如何療癒政治暴力造成的家族創傷?」,有公民來賓坦言原本不想現身錄影,是害怕政治受難者二代的身分會被貼標籤,但思考後還是鼓起勇氣參加。因太太是白恐受難者二代,而投入相關領域工作的「台灣政治暴力創傷跨專業療癒協會」理事長張先甫表示,「台灣最近幾年把『政治暴力創傷』這個詞講出來,讓大家知道有這種創傷,因而有了理解自我及家族創傷的機會」,強調讓大眾有「認知」是很重要的事。
《誰怕愛麗絲米勒?》透過探索政治暴力下的長期陰影,呈現時代和社會在個人身上造成的創傷無法以任何方式彌補,甚至會遺傳、複製到下一代,也進一步揭示其傷痛應該先被看見與理解,才有被梳理、被療癒的可能。本集論壇越洋專訪心理治療師馬丁米勒,礙於電視播映時間限制,完整內容可至《公視主題之夜SHOW》官方YouTube頻道觀看,細探其在心理治療工作上的經驗分享。
更新時間|2024.03.21 14:3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