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松長接受本刊專訪透露,通常一部片子完成後,如果有意角逐奧斯卡,一般的流程是先鎖定幾個影展,若有幸入選甚至得獎,傳出好口碑,再趁勢報名奧斯卡。原本《金門》完成之後也想循此模式,不過,以《塑料王國》獲第54屆金馬獎最佳剪輯獎、旅美資深製片錢孝貞突然提議,不如先報名奧斯卡,且當時離報名截止日已經很近,因此搞得人仰馬翻,最後順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他說明:「我們本來是想再等一年。這次是因為《紐約時報》已經考慮在台灣大選前要把片子發出去,因此時間線突然縮得很短。我們不知道做得成做不成,就試試看。如果真的走不過的話就算了。」
由於美國影藝學院規定,報名影片在戲院至少要上映一週。於是他們一關過一關,先趕做後製,把片子修成可以在戲院放映的格式,江松長再從台灣連絡美國的朋友,請他們協助尋找適合放映、且剛好可以排出一週場次的院線。江松長怕上傳影片檔案的時間花太久,還一度打算帶DCP的硬盤飛去美國。
上述一切都是江松長在台灣遙控完成:「我們都在台灣完成,真的是有點瘋狂。恰好找到洛杉磯滿知名、以放映藝術片為主的連鎖戲院,且他們剛好有檔期,我們就訂下來。」
美國影藝學院直播公布奧斯卡入圍名單那天,江松長正在歐洲旅遊,他說:「我正好在葡萄牙逛跳蚤市場,原本不想特意在某個時間看電視,覺得好像機會也不大,所以就做自己的事情吧。但時間快到的時候,還是決定坐下來瞄一下,恰好看到我們被提名的那一刻,很開心有機會能看到。」
他表示,得知入圍覺得很不可思議,「我們之前的目標是上短名單,因為我們有一部覺得做得不錯的片子,也跟《紐約時報》這個大平台合作,可能上15強的短名單是有機會的。可是被提名這回事,就完全沒有想像到,所以非常非常開心。」
他分享出席奧斯卡相關活動時透露,他印象深刻的是出席主辦單位為入圍者舉行的午宴,與許多大明星和影視圈重量級人士共處一室,其中也有他的偶像,例如名導馬丁史柯西斯跟史蒂芬史匹柏都在現場,「你可以跟他們打招呼,他們覺得大家都是入圍者,就聊個天吧。」江松長表示,身為一個十幾歲便在戲院看電影的「小影迷」來說,這是非常珍貴的機會,讓他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