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江松長在台灣出生,於美國求學、成長。工程師出身的他,因熱愛電影投入紀錄片工作,作品入圍過艾美獎等。新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呈現台灣與中國大陸錯綜複雜的歷史,帶出兩岸緊張情勢,也反思個人在複雜大環境裡自我定位的問題。
2020年,台灣因防疫成果受到矚目,加上半導體和地緣政治等相關話題,屢登上國際媒體版面。CNEX創辦人暨董事長蔣顯斌認為,此時是讓國際社會更了解台灣的契機,紀錄片工作者正好有所發揮,因此規劃紀錄片系列Taiwan Matters,同時與好友江松長討論外國人會關注哪些題目,藉影像把台灣故事送到國際觀眾面前。
為此他們先探詢各國公共電視製作單位的意見,得知大家對台灣地緣政治的題材很感興趣。初期CNEX蒐集20個題目,恰好在同一年,蔣顯斌和江松長先後首度造訪金門,雙雙留下深刻印象。最後經內部討論、投票,從他們準備的題庫裡選出2個企劃,一是江松長以金門為題材拍攝紀錄短片,另外則以台灣美食和近代史為主題拍攝系列作品。
《金門》自2021年開拍,耗時1年多完成。江松長的田調方式多元,在當地製片吳偉國引介下認識許多受訪者,包括發展文史相關活動的地方人士、現任金門縣議員董森堡等。訪談過程中,江松長看到有趣的場景也會順手拍下來,「等於田調與拍攝同步進行。」此外,他也閱讀史料,觀看早期相關影片,從各種管道了解金門獨特的歷史。
片中受訪者有退伍軍人、中國大陸配偶和導遊等,江松長憑藉長期拍攝紀錄片練就的基本功,讓受訪者在鏡頭前侃侃而談。他說:「只要提供被拍者可信任的人或環境,他們都樂於分享自己的故事。」雖然如此,他觀察,金門居民與對岸互動頻繁,關係也比較緊密,對於某些議題會更敏感。因此少數被攝者拍完之後反悔,希望畫面不要剪進影片裡。
《金門》的鏡頭在台灣、金門和中國大陸之間來回切換,間或以歷史畫面交織現今金門人的生活面貌。台灣也有相關影片庫,但江松長希望放進國際觀點,因此向Getty Images、Shutterstock等媒體庫購買英語發音的新聞畫面,年代涵蓋1950至1960年。
《紐約時報》紀錄片平台具國際影響力,出品短片在奧斯卡獎也有斬獲。
本片去年12月在《紐約時報》紀錄片平台Op-Docs上架,蔣顯斌表示,此平台在國際有影響力,觀眾數量也很多。平台近年出品的短片在奧斯卡獎屢有斬獲,例如本屆紀錄短片得主、《最後的樂器維修師》導演之一班普勞德富特(Ben Proudfoot),於2022年與《紐約時報》合作《籃球女王》,也抱走一座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
蔣顯斌、江松長和CNEX執行長陳玲珍都是美國影藝學院的會員,一心想把《金門》推向國際。恰巧近幾年,Op-Docs選片人會在CNEX舉辦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CCDF)期間來台灣,已建立連繫管道,加上江松長有相關人脈,因此鎖定與該平台合作。《紐約時報》相關人員評估後認為,《金門》的地緣政治議題會吸引美國讀者,因此支付授權費,讓影片在Op-Docs播出,順勢成為共同出品方。
有了Op-Docs加持,《金門》過關斬將,先入選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前15強,最後順利獲得提名。江松長在美國宣傳期間得到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回饋,他表示,非華人觀眾多半不知道金門的存在,也不了解兩岸關係,但影片讓他們從江松長的視角看到台灣人對兩岸關係的複雜感受。華人觀眾有些認為故事不特別,也有人欣喜該片以外國人較易消化的方式訴說台灣故事。
非華人觀眾多半不知道金門的存在,影片讓他們看到台灣人對兩岸關係的複雜感受。
對於來自各方的意見,包括在《紐約時報》Op-Docs留言板的熱烈討論,江松長都欣然接受:「紀錄片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共鳴,很開心有這些回饋。」即使當中有些爭論與影片無關,他也平常心看待,因為此現象在社群網路時代稀鬆平常,至少能讓讀者或觀眾看到議題的複雜性,呈現看待議題的各式角度。
CNEX成立於2006年,製作的紀錄片《不老騎士》在台創下3千萬元票房,《音樂人生》和《街舞狂潮》都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蔣顯斌觀察,近20年來台灣紀錄片市場變化頗大,早年能上院線的紀錄片數量不多,如今台灣每年商業放映的紀錄片有10部以上,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視,讓紀錄片變成顯學,題材則涵蓋社會議題到人物觀察。
影音串流平台的興起對紀錄片的推廣也扮演重要角色,蔣顯斌解釋:「串流平台把出色的作品從影展直接引進到千家萬戶,開啟了觀眾的紀錄片初體驗,他們從中得到啟蒙,發現紀錄片竟是這麼好看。」
蔣顯斌認為,未來10年,紀錄片觀眾只會越來越多,台灣的言論空間也有助紀錄片蓬勃發展。不僅看到新世代創作者不斷投入,也希望募集更多企業參與。他期許CNEX未來製作的紀錄片能進入國際市場,因為《金門》的成功範例足以證明:台灣故事也可以引發國際觀眾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