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沉船因珊瑚與藻類覆蓋生長逐漸形成人工魚礁,長時間累積成獨特風貌,除具觀光價值,更是觀察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熱愛潛水的金鐘獎製作人李景白,製作水下節目長達8年,過程中發現近年魚群快速消失,決定著手記錄沉船生態環境,費時兩年多推出生態紀錄節目《沈睡的水下巨人》。
節目首集以蘭嶼八代灣沉船、韓國籍遠洋貨輪堡壘號開場,趕在2023年10月小犬颱風衝擊船體崩解前,捕捉種類豐富海扇及魚群環繞的美麗身影。接著依探討主題,呈現綠島綏陽艦、小琉球鎮海艦、東北角萬安艦等共15艘沉船及1架二戰軍機周遭狀態。
李景白表示:「我去過很多國家潛水,發現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捕捉來的魚大小通吃,連最容易匯集魚群的沉船都看不到大型魚類和龍蝦,代表生態不健康。因為很多人不相信,我決定拍給大家看。」
他經過半年田調勘查,從中挑選船體完整度高、能形成生態環境的沉船為主要標的,並記錄船艙結構,邀請外型陽光帥氣的藝人王陽明扛主持棒,吸引觀眾一同深入船艙探索。
擁有AIDA國際自由潛水二級證照的王陽明,能自由潛水至30公尺深,近年熱衷於海洋保育,成為李景白邀請他主持的關鍵:「技巧可以訓練,但最重要的是熱愛海洋。」
王陽明認同李景白的製作理念,儘管一開始對拍攝風險性高,以及天候等不可控因素感到遲疑,卻沒考慮太久,趕忙取得進階潛水員AOW(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執照並接受團隊密集訓練,在綠島開鏡首錄即超越過往經驗,下潛至40公尺。
王陽明笑說:「開拍前我一再跟白叔說『超過40公尺我不下唷』,實際下潛發現沒有想像中恐怖。」李景白補充:「我比他更擔心,還好他沒有抗拒,在水中也很自在,有穩定的心理素質,能安定處理水下面對的狀況。」
李景白自2016年陸續推出旅遊節目《水下三十米》一、二季及實境秀《決戰水下伸展台》,由於此次執行難度更高,包括李景白在內共3名拍攝人員皆具備技術潛水能力,平均有上千支氣瓶經驗,拍攝時再依深度派遣2至3位導潛指引,確保人員安全。
水下不比陸上能事前準備,能見度、水流很難預期。
王陽明負責熟記動線,與李景白透過全罩式面鏡內的對講機,在水下溝通互動,兩人身上亦配帶錄音筆同步收音。王陽明指出:「水下不比在陸地上能事前準備,能見度、水流很難預期,要保持情緒平穩,觀察船艙出入空間,不斷思考指揮方向,非常消耗氣體。」
過程中李景白時刻照看王陽明,觀察其電子殘壓表上顯示的氣瓶含量,提醒他上升減壓:「深度愈深,減壓隨著次數愈多,時間也漸進拉長,要拿捏安全存量。」李景白以40公尺深度為例,扣除下潛及減壓所需氣體,只能拍攝十幾分鐘,1天最多四潛,是拍攝期長達1年多的主要原因。
有時海面看似風平浪靜,水下卻渾濁不清,只能被迫放棄拍攝。王陽明有次下潛時,水中能見度不到2公尺,看不見導潛和其他攝影,又遇上強勁海流,讓他心生恐懼,還好李景白緊跟在他身後。2人不知被海流帶往何處,決定回到水面,靠著身上配戴的GPS定位系統,讓船長循線找到。
節目共8集、每集30分鐘,僅王陽明就下水150次,拍攝人員為收集畫面,下水次數更多,李景白估計約有600次:「本來預期單集只要下水10天,後來增加超過1倍。我曾在墾丁待了1個多月等待海況轉好,實際下水不到3天。」
除了拍攝執行難度高,後製也較李景白過往製作的節目複雜,更特別邀來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暨駐團作曲家李哲藝跨界作曲配樂。李哲藝先依每集粗剪畫面構思編曲,再分別由樂團演奏家演奏、收音,為影片增添聽覺享受。
種種因素造成《沈睡的水下巨人》超支,總製作費逾3,500萬元,其中包含文化部「111年度跨平台補助」1,500萬元,其餘都由李景白自籌。為設法回收成本,李景白除授權公視、LINE TV首播,後續將增加英文旁白,交由LINE TV銷售海外平台。
有經濟價值的魚都被抓光了,只看見零星幾隻石斑,突然覺得格外珍貴。
首集節目於3月24日播出,但李景白仍持續拍攝,延伸多元應用。包括規劃以看見海洋為概念的電影版,以及打造結合影像的原創音樂演奏會,盼吸引熱愛海洋保育的企業支持,共襄盛舉。
王陽明感慨表示:「自從6、7年前在小琉球自潛時看到幾隻黑鰭礁鯊,之後在台灣潛水再也沒看見鯊魚,島四周圍有經濟價值的魚都被抓光了。以往在別的國家潛水不覺得稀罕的石斑,拍攝期間只看見零星幾隻,突然覺得格外珍貴。」
李景白為台灣黑熊與野生石斑、龍王鯛魚的保育重視程度懸殊感到憂心,然而地面上所有廢棄物最後都將排入海裡,加上海洋比山林更難深入觀察,造成拍攝難度高,影視圈少有人投入,促使他更堅定信念,用多年累積技術訴說水下故事,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海洋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