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16:51 臺北時間

解讀馬英九訪中 國安人士:中國盼調整自己國際人設

mm-logo
時事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
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中國。
前總統馬英九正在中國訪問,國安人士表示,當前全球民主社群正在集結、謀求共管來自中國的風險,中國經濟也因外資出走等因素持續下行,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中國正試圖調整自己在國際社會的人物設定,從去年11月拜習會習近平澄清2027、2035武統台灣計劃,到這次馬習二會,都顯示了這一點。
馬英九4月1日至11日率領「大九學堂」20名青年學子到中國大陸訪問,進行為期11天的參訪交流。國安人士日前在一場未公開的簡報內指出,從所掌握的各方資訊可研判,馬英九預計在8日與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確切地點很可能就是人民大會堂的台灣廳;台灣廳象徵「台灣是中國一省」,這個場景設定顯示了馬習二會濃濃的統戰意味。
國安人士從對兩岸、對國際兩層次來分析馬習二會的時間點,他認為,兩次馬習會,都是選在台灣即將產生非國民黨籍總統之前,2015年馬英九到新加坡馬習會,當時國內政治情勢幾乎已可確定,隔年台灣會選出非民進黨籍的總統,當年的馬習會上,兩人達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主要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的共識,一起設定了馬英九卸任後兩岸維繫關係的關鍵密碼「九二共識」。
而今年的馬習二會,時間點也是台灣將產生非國民黨籍的新總統,馬辦行前更透過專訪完整闡述了此行意義,不僅強調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也有「統一」前言、更說出「台灣不是國家,屬於中國(中華民國)的一部分。」等語,要「校正」國內兩岸論述的意味濃厚。
而從國際角度來看,國安人士認為,2015年馬習會時,適逢國際法庭即將就南海仲裁做出決議、國際注目中國單邊行為的時刻。而今年馬習會,國際氛圍對中國更為不利,4月10日、11日華府將有美日領導人峰會、美日菲領導人峰會,討論議題一定包括美日安保、南海議題等;且其他國家如英國、加拿大也開始關注中國對其國內大選會的影響,顯示全球民主社群開始集結、謀求共管來自中國的風險。
國安人士說,在東海,中國海警船連續一百天巡航日本尖閣諸島周邊;在台海,海空域的騷擾也不間斷;在南海,中國與菲律賓的衝突也不間斷,到一兩周前,雙方還有執法船碰撞事故。加上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通過等,中國這些行為不斷造成區域緊張,也使他們的經濟持續下行,國際也逐漸集結,共同因應中國風險。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馬英九被「邀請」到中國、在中國發表論述,其實是中方希望處理他們的國際形象,顯示自己沒那麼「戰狼」,對台灣也展現「和平統一」意象。
更新時間|2024.04.03 16:5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