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北巿建築管理處資料顯示,921大地震後原列管254件紅、黃單,經過25年,截至目前為止仍有47處建物列管,而403花蓮地震發生至今,台北巿建物受損通報近1,900多件,新增2件紅單、17件黃單,總共累計有66件紅、黃單。
汪志冰指出,列管建物在未經修繕情形下,危險程度經年累月,再多遇幾次大地震,極有可能達紅單程度。根據資料顯示,上述列管中的建物最新進度,有2件都更施工中,13件還在審查階段,其餘近7成未進行補強或都更,豈非罔顧人命!況且紅、黃單建物縱使補強,耐震能力無法提升,更何況仍有許多建物受到震損並未提出檢查或進行補強,巿府如果不祭出相關辦法強制執行,一旦再發生重大災損,政府責任恐難辭其咎。
汪志冰憂慮,土壤液化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易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能力,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再加上台北巿超過30年以上老舊建物約10萬棟,占全巿超過7成以上,光是士林區、大同區、中山區三大液化高潛勢區就占老舊建物高達33%,顯而易見的是,未來將是受地震最大威脅區塊,而66件紅、黃單中,分佈於全巿液化高潛勢區計有16件,占列管建物1/4,尤如一顆不定时炸彈。
汪志冰表示,截至4月24日台北巿公告921、331地震列管清冊,至於災損建物修繕補助部份,內政部提供「建築物弱層補強經費補助」,每棟上限新台幣450萬,除了前述補助外,桃園巿已在4月17日另外率先提供補助,紅單最高150萬,黃單最高100萬,而台北巿為首善之都,至今仍未有補助規劃,落於人後,實屬不該。
鑑於近日地震頻傳,汪志冰議員強烈要求,台北巿建管處針對地震災損建物應成立單一窗口,除了建物拆除、修繕規劃外,對於居民撤離、災後安置、申辦補助等,橫向整合其他單位業務,加速處理,再者就紅、黃單清冊中,屋齡超過30年,同時位處液化高潛勢區具備三重危險要件之列管建物,應另修法專案方式放寬條件,以利推動都更或危老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