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記者會由高檢署主任檢察官王金聰主持,他說國內查獲大麻重量呈增加趨勢,112年查獲量為2,328.5公斤,較111年查獲量1,560公斤,增加49.2%,顯見國內市場需求甚高。但對照地方檢察署辦理大麻案件偵結施用人數,111年為639人,112年為802人,顯然與上揭查獲量不成比例,足見大麻施用者與傳統毒品施用者具有不同屬性,不易發掘其施用黑數。
需特別預警的是「依托咪酯Etomidate」有遭濫用情形,雖然「依托咪酯」醫療用途為短暫麻醉劑,但濫用則具有致幻、麻醉、肌肉痙攣、運動不協調、抽搐等副作用,常見於摻入電子菸油中,俗稱睡眠煙彈,上頭煙,IG賣家稱神奇菸彈。此外,我國毒品咖啡包在112年查獲數量為25萬7,899包,較109年25萬3,652包為多。113年1至3月查獲量已達5萬8,222包,較去年同期增加12.8%。
112年查獲旅客夾帶毒品走私件數116件、130人。查獲各級毒品重量為716.22公斤,較110、111年顯著增加,顯見疫情解封,人流恢復後,此種運輸手法隨之增加,各單位緊密合作,持續雷厲風行掃蕩相關毒品不法。
高檢署檢察官趙燕利則報告最新毒品情勢分析,他提到112年查獲毒品主要來源地,仍以境外走私為多數,約占9成8。其中,司法警察機關查緝大麻重量,111年1,560公斤、株數1萬3,001株,112年查獲重量2,328.5公斤、株數6,692株,顯見國內對大麻需求增加。
此外,一、二級毒品施用初犯(第1次犯)人數,自107年7,685人,至112年3,908人,減少3,777人(–49.1%)。而一、二級毒品初犯占整體偵查新收施用一、二級毒品人數比例,自107年之16%降至112年11.8%,呈逐年下降趨勢。113年1至3月初犯一、二級毒品人數為910人,佔整體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人數之比例為9%。
至於109年與新興毒品有關死亡案件達143件高峰,之後逐年下降,112年降為68人(-52.4%)。因施用新興毒品強力搖頭丸MMA(PMMA)死亡人數,109年為93人,在六大緝毒系統強力壓制下,110年減為37人,111年降至6人,112年及113年1-3月為0人,已獲穩定有效的控制。由於愷他命自111年迄112年8月之查獲量占各級毒品查獲量第一位,製造愷他命之先驅原料查獲量也逐年上升,顯見毒品市場對愷他命及其先驅原料需求甚高,而愷他命對年輕族群之危害性甚高,因此第九波安居緝毒專案規劃之查緝重點即在愷他命,從源頭端加強查緝運輸、製造、販賣等不法行為,並向下刨根挖掘施用黑數。
高檢署也邀請高醫大副教授林宜靜進行卡西酮類毒品危害,她對此也提出濫用示警,由於卡西酮類毒品副作用有心搏過速、血壓上升、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腎臟損傷、橫紋肌溶解、痙攣抽蓄等,而引發的精神症狀則有躁動不安、認知錯亂、焦慮憂鬱、暴力自殘、幻覺幻聽、譫妄偏執等,長期使用恐具有強烈成癮性、又因常混用其他種類毒品或新興影響精神物質,可能因藥物交互作用而死亡,國人尤其是年輕族群千萬不要輕忽其危害性。
此外,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副大隊長劉貞汝也針對警察機關緝毒狀況,分析97年至113年2月我國共檢出193種NPS,其中59種為合成卡西酮類。108年至112年,與新興毒品相關死亡案件,平均年齡30歲,其中檢出新興毒品成分排序,「喵喵」自110年起,排序第一,呼籲各界注意。
至於大麻則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列管之第二級毒品,卡西酮類毒品則有第二、三、四級毒品,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均有構成刑法相關規定。高檢署檢察官黃冠運則進行戒毒與復歸專題報告,他說另值得關注者為α-PiHP為第三級毒品,亦屬於合成卡西酮類,常見摻入於菸草,製成俗稱「彩虹菸」,因製作簡單、成本低廉,酷炫包裝等特性,吸引年輕族群施用,卻嚴重危害身心。
對於更生人復歸社會,高檢署也研擬一整套流程,協助他們遠離毒品,積極運用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制度,鼓勵毒偵案件被告戒除毒癮,以期達到穩定復歸、減少再犯目標。
另施用毒品者經臺灣更生保護會提供銜接服務後,經統計成效卓著,後續再建置系統與矯正署介接有意願出監個案,為全面性電子資料銜接,並補充人力,主動積極與個案聯繫,依所介接個案資料及個案實際需要提供服務,以延續獄中治療成效。
高檢署統合六大緝毒系統強力緝毒,除加強網路巡邏,溯源查緝網路販毒案件,佈建社區校園反毒通報網絡,盤點特定營業場所,提高巡查密度,查緝跨境走私案件,強化數據分析與發掘毒品黑數,輔以分齡分眾宣導毒害,並發掘潛在對象提早輔導處遇及管制特定人員加強通報溯源等措施,全力掃毒。
★《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