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到好公司後,該如何評估買入價格?Kelvin透露,本益比是他愛用的指標,也是他認為比較好估算公司股價的方式,而他的方法是,以「預估EPS」來推算「預估本益比」。
Kelvin解釋,預估本益比的概念是以現在去推估2024、甚至是2025年的EPS,再以現在的股價來計算出預估本益比,「股價還沒反應今年或明年獲利時,就先進場布局,然後靜靜等待股價反應其獲利所帶來的股價上漲。」
一般來說,他會以營收5%成長、再加上個股過去本益比河流,找出最高、最低的本益比,取中間值後,再以最低本益比與中間值本益比取平均數,去找出偏便宜的合理價買入。第一筆會先投入預計買入部位的7成,當買入後個股跌15%時,再加碼。
以目前帳上持股碩天為例,去年EPS是16.58元,保守估計今年19元,過去本益比在9至20倍間,平均值為14.5倍,而平均值與最低本益比的中間值則為11.75倍,算出股價在223元(19*11.75)是買點。
Kelvin強調,本益比倍數會以每家公司過去的數據當作參考,絕對不是常見的10至12倍以下就是便宜,20倍以上就算昂貴,因為對於有些公司來說,或許12倍是昂貴、20倍是便宜。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台積電與聯電。同樣作為晶圓代工的公司,台積電的本益比遠遠高於聯電。Kelvin解釋,這是市場共識的結果,也說明了不能用制式的本益比數據,來判斷股價合理性。
談到近年的操作,Kelvin透露,他從2021年下半年就開始買入美股輝達,最低曾買在每股120美元;即使2022年市場大幅回檔,他也沒有因恐懼而賣出,反而是不斷加碼,持有至今已大賺300%。另外,也曾買入中租、義隆、百和、邦特、鐿鈦、立端等,每檔幾乎都是獲利超過50%出場,而關鍵除了抓趨勢、挑好股,買進的個股需連續5至10年獲利、每股純益1元以上、毛利率持續改善,進場價更是決定了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