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10:31 臺北時間

重量級期刊刊登《闡明高熵材料四大效應》論文 清大教授葉均蔚團隊揚名國際

mm-logo
時事
「高熵合金之父」葉均蔚(右二)發表重磅論文,闡明高熵材料四大效應。共同作者還包括清華材料系博後研究員許瑋麟(左一)、教授葉安洲(左二)、教授蔡哲瑋(右一)。(清華大學提供)
「高熵合金之父」葉均蔚(右二)發表重磅論文,闡明高熵材料四大效應。共同作者還包括清華材料系博後研究員許瑋麟(左一)、教授葉安洲(左二)、教授蔡哲瑋(右一)。(清華大學提供)
當選中研院新科院士的清華大學材料系講座教授葉均蔚最近接受重量級期刊《自然評論化學》(Nature Review Chemistry)邀請,發表重磅文章《闡明高熵材料四大效應》,闡明高熵材料四大核心效應:高熵、嚴重晶格扭曲、緩慢擴散及雞尾酒效應,並針對學術界爭論的一些疑點加以釐清,做出明確的結論。
葉均蔚開創高熵合金一家之學,被譽為「高熵合金之父」。自他第一篇高熵合金的開山論文於2004年發表以來,全球許多學者紛紛投入此一新興研究領域,相關論文數呈指數成長,平均每天有10篇新的論文發表。
傳統合金通常以鋁、鎂等一種金屬元素為主,再添加少量的其他元素;過去普遍認為如果添加太多不同的金屬元素會使合金脆裂、甚至無法合成。葉均蔚提出的高熵理論及實證,則顛覆傳統思維,提高亂度產生高混合熵(high mixing entropy),可將5種以上的金屬等比例或非等比例合成,創造出更強、更韌、更具延展性及耐高溫、耐腐蝕的高熵合金。就連美國能源部、各軍種實驗室、橡樹嶺等國家實驗室都積極投入此領域研究開發。
全球物理、化學、材料、機械、計算模擬等領域的科學家過去20年來紛紛投入高熵材料的研究,已研發出高熵合金、高熵陶瓷、高熵聚合物等多種高熵材料。葉均蔚認為,未來最具潛力的高熵材料之一即為高熵觸媒,可望突破電解水產氫使用貴金屬的瓶頸,解決未來能源問題,如丹麥幾年前就成立了高熵觸媒研發中心。
此外,葉均蔚也十分看好高熵材料的耐高溫、抗輻射等特性,將有助於突破核融合反應爐或系統的材料瓶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可望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並將人類的太空旅行往前推進一大步。
因此,幫助各領域的科學家更了解高熵材料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就成了葉均蔚心心念念的使命。 葉均蔚說 : 「在我的想法裡,『熵』是哲學,也是一套思想體系,如果能把熵的哲學想通透,多元系統的研究思維就能四通八達、更有效率。」
葉均蔚舉例,一德國研究團隊曾針對高熵材料的緩慢擴散效應設計實驗,認為結果與理論不甚符合。但葉均蔚看過論文後,發現他們比較擴散係數並未考慮到不同材料的熔點各異;若將熔點納入考量,結果仍然符合緩慢擴散效應。有趣的是該團隊後來發表的論文也納入熔點因素,並承認緩慢擴散效應。葉均蔚說,科學就是這樣,「總是會有人質疑,但真理越辯越明。」
葉均蔚在這篇文章中也詳細說明了高熵材料的晶格扭曲效應,不同金屬原子的排列呈不規則狀態,但輻射照射產生的晶格破壞卻能互相調整,出現令許多科學家感到不可思議的「自癒」現象。也就是這個特性,使高熵材料能抗輻射並耐高溫,可望引領抗核融合及太空輻射線材料的研究突破。
此外,葉均蔚也闡明雞尾酒效應,可透過各種元素的特性、元素間相互作用及各結構因素對材料不同性質的影響,設計適當的成分及製程,得到更好的加乘特性,進而產生多元應用。如同調配雞尾酒一樣,調酒師掌握其中關連,即可享受調配開發新風味雞尾酒的樂趣。
《闡明高熵材料四大效應》論文由葉均蔚指導的清華材料系博士後研究員許瑋麟擔任第一作者,清華材料系教授葉安洲、蔡哲瑋共同執筆。
葉安洲為英國劍橋大學材料工程與冶金博士。他表示,國外許多優秀學者雖跟隨葉均蔚的腳步投入高熵材料研究領域,但未徹底理解「高熵」的基本概念與內涵,甚至誤以為只是混合多種元素,因此無法妥善融合不同元素、真正發揮高熵效益的精義。
20240919soc002
國際材料研究年會特別介紹葉均蔚的研究與成就。(清華大學提供)
許瑋麟表示,自恩師葉均蔚2006年提出高熵合金四大效應以來,相關研究也踏入了全新領域,學界難免會有疑問,這篇論文的目的即在闡明釋疑。他在撰寫論文的1年時間,跟隨葉均蔚老師學習,不僅對高熵效應有更完整及深刻的理解,也對新型材料設計及應用提出新的思路。
蔡哲瑋指出,高熵的組合無窮無盡,將材料領域帶入了新世界;這篇論文具指標性意義,未來也可望將獲學界廣泛引用。
美國史丹佛大學團隊去年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葉均蔚在單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名列全台第一,並在全球的材料領域及應用物理領域分別榮登第二名。
葉均蔚上個月才在墨西哥召開的第32屆國際材料研究年會(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search Congress ,IMRC)獲頒卓越貢獻獎,表彰他對全世界材料研究領域做出的卓著開創性貢獻。這是大會32年來首度頒獎給與會者。年會還特別以葉均蔚為名舉辦高熵專題研討會,一連4天共發表64篇論文。葉均蔚除發表演說,也和各國科學家交流研究心得。
葉均蔚一向以在清華大學完成學士、碩士及博士學業的「三清」學習經歷為榮,他所指導的蔡哲瑋、許瑋麟也是「三清」學者。葉均蔚表示,清華不僅是高熵合金的「發源地」,也期許高熵材料研究能在此發揚光大。
更新時間|2024.09.19 10:3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