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野獸》揭示看似天真無邪的兒童是如何在團體驅使下逐步走向犯罪邊緣,透過聚焦於小男主角克里斯蒂安在同儕關係中的艱難抉擇,友情、祕密與死亡緊密交織,呈現出令人深感驚悚的故事。論壇節目上,主持人劉珞亦拋出幾個少年犯罪情境題,立場不同的公民來賓們依《少年事件處理法》進行分析並針對現行法律制度提出想法。
討論到新型態犯罪組織時,公民倡議團體「孩想陪你長大」聯盟總召啊妮根據接觸過的案件指出,現今詐騙集團會在吸收青少年前提供少事法課程,教導少年相關法律知識,再以金錢誘騙其從事非法行為,並加以洗腦:「你要怎麼說就不會影響到自己跟父母;你只要不把我供出來,這沒什麼大不了;進去一下就出來了!」說明犯罪型態已不限於暴力犯罪,而是進入新階段。
對於青少年犯罪導致有人喪生的案例,啊妮也引述服務過的受害者家屬悲痛心聲,提出質疑並試想:「養這個孩子養到國三了,一條命180萬夠嗎?」,認為大眾看事件時大多聚焦於加害者,但不嚴懲少年犯會讓受害者無法得到公平正義。
教育工作者國國老師分享他曾險些成為少年犯的生命經歷,提出每個人成長脈絡不同,青少年會以犯罪作為求救訊號,「少年犯罪的核心是生命的寂寞與壓抑」。他談到兒少安置機構每月養育成本高達8萬元,反映教育現場資源與人力不足的困境,他認為重刑可能導致少年犯更易成為成年犯,少年犯應付代價,但不應忽視結構性成因與其背後所連帶的社會成本。
現為公法補教名師的劉珞亦也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坦言國中時期因爭取學生權益而厭惡老師,甚至產生衝突。當時他靠日本著名動漫《死亡筆記本》的規則「名字被寫在死亡筆記本裡的人會死掉」,將心中怒氣轉化為學習動力。「我運氣很好,我這個恨用對地方!每次苦讀時都在想要證明給他們看」,劉珞亦強調,一定會有少年不小心將恨用錯地方,少年作為社會的主體,如何妥善對待他們、避免遺憾發生,值得大眾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