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05:28 臺北時間

【少女漫畫觸人心1】從純愛到多元題材 台灣少女漫畫開枝散葉

mm-logo
娛樂
 不少台灣創作者以鮮明的個人風格打造具特色的少女漫畫,左圖為柯宥希的《有何不可》、右圖為瑞coon的《Happy Ending留到穿越之後》。(尖端出版、MOJOIN提供)
不少台灣創作者以鮮明的個人風格打造具特色的少女漫畫,左圖為柯宥希的《有何不可》、右圖為瑞coon的《Happy Ending留到穿越之後》。(尖端出版、MOJOIN提供)
源自日本的「少女漫畫」強調氣氛營造與情感鋪陳,隨時代演變,從典型的浪漫愛情擴展至多元題材。不少台灣創作者也以鮮明的個人風格,打造具特色的少女漫畫。
少女漫畫起源於日本,最初以未成年女性為主要讀者,常以天真浪漫的愛情故事為主軸,描繪年輕女性的情感與成長。然而隨時間推移,題材更加多元,吸引成年人關注。
台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張曉彤解釋,早期日本少女漫畫多由男性創作,且由男性編輯主導內容。1960年代後女性漫畫家逐漸崛起,並在70年代以「花之24年組」竹宮惠子、萩尾望都等漫畫家為代表,融合科幻、歷史、文學等元素,跳脫單純男女愛戀,深入描寫人心,奠定現代少女漫畫基礎。此時期誕生的「少年愛」作品,更被視為BL漫畫的濫觴。
20241004insight003
台灣漫畫基地產業經理張曉彤表示,少女漫畫題材風格多元,不是只有單純的浪漫愛情。
這股少女漫畫風潮也吹到台灣,不少本土漫畫家相繼投入創作。張曉彤舉例,80年代末期游素蘭、高永融合歷史、奇幻、輪迴等題材發展少女漫畫,甚至觸及正義與邪惡等人性探討,為台灣現代少女漫畫打下重要基礎;李崇萍、依歡等人則以鮮明的個人特色,描繪女性的自覺與獨立自主;柯宥希則在傳統少女漫畫的環境下,拓展作品的深度與內涵。
「少女漫畫的核心,是細膩描繪角色身處不同狀態、情境的思考與行動,其中的情感變化與內心掙扎最吸引人。」張曉彤觀察,近年不少台灣創作者的作品雖非屬傳統少女漫畫的範疇,但吸取少女漫畫的精髓,結合不同主題發展作品。例如日下棗《三個不結婚的女人》呈現單身女性的生活與觀點;簡莉穎與廢廢子的《直到夜色溫柔》探討性少數的愛與寂寞,都引起讀者共鳴。
張曉彤進一步表示,過去《CCC創作集》的文史轉譯漫畫,也經常可以看見「少女漫畫式」的敘事手法。「漫畫家重新詮釋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透過情感鋪陳展現戲劇張力。」這些創作者也許不能被定義為「少女漫畫家」,但他們的確把少女漫畫的精神融入作品,展現細膩情感。
更新時間|2024.10.10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