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4 05:28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非想非非想》群眾募資度難關 記錄優人神鼓36年藝術歷程

mm-logo
娛樂
在明池水劇場重現經典劇目《聽海之心》,演繹水與生命的故事。中為黃誌群。(牽猴子提供)
在明池水劇場重現經典劇目《聽海之心》,演繹水與生命的故事。中為黃誌群。(牽猴子提供)
紀錄片《非想非非想》以劉若瑀創辦的台灣國際級表演團體「優人神鼓」為主題,記錄該團36年來在「道」與「藝」上的追尋。
儘管開拍即遇到排練場火災、新冠肺炎疫情等打擊,迫於經費暫停拍攝,但經群眾募資,成功重啟。過程中,導演陳懷恩與團隊廣蒐資料、遍訪五十餘位相關人員、隨團四處拍攝,幾度調整,前後歷時5年完成。
台灣藝文題材紀錄片近年不斷推出,帶動保存文化史料的觀念。10年前,陳芯宜執導的「無垢舞蹈劇場」紀錄片《行者》推出,「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興奮觀賞後體悟到,「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無垢舞蹈劇場』發展的狀態,片名『行者』更清楚點出這個團體存在的核心價值。我想,『優人神鼓』應該也需要一部紀錄片。」
20241227insight001 (1)_2024-12-27.jpg
排練場失火後,優人神鼓藝術總監黃誌群重回現場檢視。(翻攝自優人神鼓臉書)
劉若瑀想拍紀錄片的想法,在2019年和優人神鼓前執行長王騰崇與發行、監製多部紀錄片的王師談起後,有了眉目。不久,優人神鼓位於台北市木柵老泉山上的排練場大火,讓劉若瑀更體認到變化無常與保留紀錄的重要,開始與王師合作推動拍攝紀錄片《非想非非想》,並邀請陳懷恩執導。
20241227insight001 (3)_2024-12-27.jpg
導演陳懷恩(左)在紀錄片中以表演創作為軸線,呈現「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右)的表演觀。
執導過多部藝文紀錄片的陳懷恩接下導演工作後,先花4個月田野調查、了解「優人神鼓」歷史與觀察現狀,再討論影片的方向與內容。沒想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防疫措施嚴謹,優人神鼓的演出更全部停止。沒有演出就沒有收入,經濟壓力迫使紀錄片計畫不得不喊暫停。
20241227insight001 (6)_2024-12-27.jpg
1998年於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石礦劇場排練情形,此次演出讓優人神鼓躍上國際舞台。(林益慶攝影、優人神鼓提供)
幸好台灣疫情控制得宜,監製王師認為案子應該繼續下去,決定發起群眾募資。王師表示:「紀錄片群募多半是在已確定影片完成與上映時間才發起,讓影片完成最後一哩路。如果在製作期展開群募,拍攝題材要有一定關注度或粉絲基礎,才能獲得支持,例如鄭問紀錄片《千年一問》或動保紀錄片《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
《非想非非想》2021年4月發起群眾募資,50天內獲1,784人贊助、募得785萬元,超過設定的600萬元目標。王師認為,群募成果得力於策略規劃,更顯示「優人神鼓」在觀眾心目中的重要性。後來全片總製作費超過1千萬元,除群募資金,還有文化部紀錄片製作補助120萬元與台北市文化局電影製作補助200萬元,另有童子賢與趨勢教育基金會贊助。
20241227insight001 (10)_2024-12-27.jpg
優人神鼓的《亙古以來》以鼓、以舞、以祭儀展現自然與心靈的對話。左為劉若瑀、右為黃誌群。(牽猴子提供)
對陳懷恩來說,支持他拍攝的動力,除了文化傳承,還有年輕工作夥伴的熱情投入。他指出,因劉若瑀的表演理念深受波蘭劇場大師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影響,為了解葛托夫斯基,拍攝團隊蒐集、研讀許多相關的中文資料,影片副導演施芊卉更詳閱厚達600頁的英文論文,整理出重點,影片引用原文時也請受過文學與電影專業訓練的王婉柔導演協助翻譯。
2021年9月正式開拍,拍攝期約1年半,攝製過程中,劉若瑀以全然敞開的態度,讓陳懷恩自由發揮。全片受訪者除劉若瑀、優人神鼓藝術總監黃誌群與所有團員,還包括資深劇場前輩吳靜吉、演員金士傑、音樂人陳明章、面具設計者張忘等,共超過50人,由不同受訪者提供多面向的觀察。
20241227insight001 (9)_2024-12-27.jpg
紀錄片團隊在金瓜石地質公園拍攝《亙古以來》。中為劉若瑀。(牽猴子提供)
全片受訪者超過50人,由不同受訪者提供多面向的觀察。
「雖然受訪者不一定出現在紀錄片中,但每位都訪問至少2小時,目的是參考各方說法,佐證不同人士的敘述及相關細節。」陳懷恩解釋:「越多人見證,資料的可靠性就越高,有如強大的資訊應援團,確保不會出錯。」
此外,攝製團隊不只細心檢視優人神鼓提供的文字、照片與影片,也向外蒐集各種資料。劉若瑀表示,該團原以VHS錄影帶錄下演出作品,約20年前台灣師範大學提供數位轉型合作計畫,將所有資料數位化,否則現在恐怕全都不見,她很慶幸拍攝團隊將作品影片都看過,重新梳理其間的脈絡。
因內容豐富龐雜,後期花了半年多整理素材。為找出全片主軸與架構,陳懷恩嘗試以各種角度切入,「『優人神鼓』在劇場表演以外,還強調修行、打坐與實踐。但某些抽象概念不容易解釋,如果舉證不夠,會變得很玄,所以最後以表演為軸線,呈現劉若瑀老師一路以來的表演觀。關於精神層面的部分,則讓觀眾藉觀影自行體會。」
20241227insight001 (2)_2024-12-27.jpg
劉若瑀(右起)在「蘭陵劇坊」時期與李天柱、李國修共同演出《荷珠新配》。(優人神鼓提供)
以表演為軸線,呈現劉若瑀老師一路以來的表演觀。
影片從劉若瑀的成長蛻變說起,她因加入「蘭陵劇坊」決定赴美求學,又因葛托夫斯基的文化棒喝返台、在1988年成立「優劇場」,接著進行「溯計畫」,1993年黃誌群加入、帶來「先打坐,再打鼓」的訓練,乃至隔年轉型為「優人神鼓」,奠定「道藝合一」的理念,逐步以《聽海之心》《時間之外》等作品站上國際舞台。
20241227insight001 (5)_2024-12-27.jpg
「溯計畫」中的《七彩溪水落地掃》於1990年巡迴台灣野台演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劉若瑀坦言,原以為影片會以優人神鼓成立後的發展與精神為主,沒想到把「優」36年來的事全部貫穿,創團作《地下室手記浮士德》、早年代表作《七彩溪水落地掃》的片段也讓她想起創團以來的歷史。她透露,初剪版中吳靜吉、金士傑和參與前期「優劇場」的吳文翠、王榮裕、陳明章等人訪問篇幅較多,優人神鼓藝術總監黃誌群與團員相對較少,不符合成立以來的時間比例,所以重剪。
20241227insight001 (8)_2024-12-27.jpg
監製王師、創辦人劉若瑀、導演陳懷恩與藝術總監黃誌群一起出席媒體試映場。(牽猴子提供)
影片完成後,劉若瑀在高雄電影節與台北媒體試映場上,兩度觀賞、兩度落淚,並在昔日蘭陵團員的群組中邀請大家觀賞時,寫下她的觀後感:「懷恩從他的視角看到從蘭陵開始的秀秀(當時劉若瑀的暱稱)⋯到優人神鼓的劉若瑀。我驚訝的、哭泣的、感恩的、看著過去這一段段的回憶,從此想忘也忘不了的回憶!」
更新時間|2025.01.04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