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專「CIB 鯨豚調查局」21日在臉書發文,「嚴正聲明,本局發現有人散播不實訊息『鯨魚聽不到52Hz』,拉低我國科學素養,特此公告,以正視聽」,並在留言區進一步解釋QA,指許多鯨魚的聽力範圍涵蓋了低頻和中頻的聲音,比如藍鯨的主要發聲範圍在10-40赫茲,「但這並不表示牠們無法聽到52赫茲的聲音」;至於鬚鯨的聽力範圍被認為主要在10Hz至幾kHz之間,「範圍因物種而異」。
CIB鯨豚調查局質疑,考題中「聲音頻率與交流能力的關聯性是否被簡化了?」表示即使聲音頻率不同,鯨魚是否真的「聽不懂牠的意思」仍需要進一步考量,因為鯨魚可能還能夠藉由聲音的其他特徵,例如節奏或聲壓,還解讀訊息。
「假設這隻鯨魚完全孤獨,是否過於誇大?」CIB鯨豚調查局表示以科學上來說,「52赫茲鯨魚」的行為模式,與其他鯨魚群體仍可有某種程度的重疊,例如牠可能會跟隨其他鯨魚的遷徙路徑,因此「完全孤獨」的說法,「可能是一種情感化的過度詮釋」。
至於「52赫茲的故事是不可能的嗎?」CIB鯨豚調查局則表示,推測其他同類鬚鯨可能聽到了牠的聲音,但因為不熟悉這種頻率的特徵或模式,牠們可能不會回應或將其當作同類訊號,「溝通真的不只是頻率而已,還有許多要考量進去。」
文章一曝光,隨即掀起大票網友留言討論,紛紛笑說,「科學必須實事求是,文學如果懂太多反而不夠浪漫,論述邏輯真的差很多。有這樣的火花,我怎麼好像看得有點開心」「畢竟出題的是國文老師,生物不好很正常」「你這樣可能國文會被打零分」「當你學了文學,生活就會處處都是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