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因於哈佛拒絕川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校園改革,包括取消多元、平權與包容(DEI)計畫、禁止校園抗議者戴口罩、實施以績效為基準的招生與聘用制度等。哈佛也拒絕提供外國學生簽證資訊與相關報告,引發政府不滿,進而凍結聯邦補助與合約金,並威脅撤銷其免稅地位與國際招生資格。
哈佛大學校長賈柏(Alan Garber)發表聲明,強調此舉非單為金錢爭議,而是關乎大學的根本價值。他指出,政府的行動已對醫療、科學與技術研究造成實際衝擊,包括兒童癌症治療、傳染病控制、軍人傷後照護等重要項目。
哈佛在訴狀中主張,聯邦政府此舉是政治施壓手段,意圖迫使大學屈服於意識形態控制,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中對言論與學術自由的保障。哈佛強調已積極對抗校園內的反猶與歧視行為,但聯邦要求與其反猶行動毫無實質關聯,凍結資金的作法純屬報復性打壓。
美媒指出,哈佛成為首間正面對抗川普政府施壓的頂尖學府,此案後續不僅可能影響其他大學態度,也將成為美國高等教育與政治干預界線的重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