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成大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詹仁豪收治一名低位直腸癌個案,腫瘤距離肛門僅3公分,考量患者保肛意願,經審慎評估後,決定採取完全術前放化療。
經過28天同步放化療和12次化學治療,成功使腫瘤完全消失,免除了手術需求,後續追蹤15個月,也持續呈現無復發的狀態。詹仁豪說明,結合同步放化療與全身性化療的完全術前放化療,是直腸癌治療的新趨勢。此策略能有效控制術前腫瘤,更有望提高腫瘤完全消失的機率,為部分患者帶來免於手術的機會。
研究指出,術前完全放化療能使28%至38%的腫瘤完全消失,並帶來高達78%的3年無病生存率和低於15%的局部復發率。腫瘤完全或近乎消失的患者,器官保留率高達6至7成,從而大幅降低對永久性結腸造口的依賴。
詹仁豪提醒,放化療可能引起輕微噁心、腹瀉、裡急後重便秘症狀及照射部位皮膚不適(乾癢、疼痛、變黑)等短期副作用,這些症狀通常在療程結束後一到兩週內會逐漸緩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放療可能對卵巢及睪丸造成影響,若有生育計畫,務必及早諮詢醫師並採取相應措施。
詹仁豪進一步說明,目前醫學界對於是否將完全術前放化療列為標準治療仍無定論,因此臨床醫師需要全面評估腫瘤的部位、病患的整體和局部狀況等風險因素,才能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