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2:46 臺北時間

藉紀錄片重思離島當代位置 TIDF巡迴展還加碼赴東京

mm-logo
娛樂
《西嶼坪》導演朱賢哲赴澎湖南方邊陲小島,觀察與聆聽居民的故事。(TIDF提供)
《西嶼坪》導演朱賢哲赴澎湖南方邊陲小島,觀察與聆聽居民的故事。(TIDF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全台巡迴展陸續起跑,本屆的衛星城市解鎖台灣離島金門、澎湖和馬祖,甚至遠赴日本東京。各地映後將邀請相關議題講師、在地地方創生與藝文從業人員,以及紀錄片中受訪者出席座談,期待以紀錄片打開更多對離島的思考與討論。
5月2日至7月2日,TIDF與離島出版、澎湖植隱冊室、金門村復號、馬祖西尾半島物產店、馬祖青年發展協會,以及東京飛地・離島書店合作,將「流離島影」系列紀錄片帶到離島放映。除「時光台灣:流離島影」單元選片,以及其他「TIDF精選」影片,本次離島巡迴計畫亦獨家放映2022年TIDF開幕片《金門留念》(2022),以及《海上邊境:台灣離島的人們》系列紀錄片。
本次離島巡迴計畫以「風的航線,火的回音」為名,以海風與火光的意象引領民眾抵達離島,也離開島嶼、前往東京。「流離島影」系列於1999年由「螢火蟲映像體」企劃,12位不同世代導演,以「台灣周邊離島」為主體進行創作。這批珍貴膠卷經影視聽中心整飭與數位化,於2024年TIDF的「時光台灣」單元中再度公映。
20250423insight002金門留念_劇照_2025-04-23.jpg
本次離島巡迴計畫將獨家放映2022年TIDF開幕片《金門留念》。(TIDF提供)
今年,流離島影系列紀錄片將首次回到其記錄的一部分島嶼——澎湖、金門,與馬祖,以及於東京高圓寺新開幕的「東京飛地・離島書店」放映,讓離島居民,以及與台灣諸島命運緊密相關的東京,有再現離島身影的機會。透過此一行動與觀看位置的不斷轉變,試解構主體/邊陲、本島/離島的概念。

澎湖獨立書店植隱冊室選映朱賢哲赴澎湖南方邊陲小島、觀察與聆聽居民故事的《西嶼坪》(2000),映後由書店老闆黃士恩與觀眾分享當代離島居住經驗。以「村落復興」為精神的金門村復號則規劃系列座談,主題橫跨戰爭、醫療、日本離島移居及離島海洋經驗。金門籍導演黃庭輔拍攝的《03:04》(2000)記錄歐厝軍人的日常生活,拍攝地正是此次影片放映場地歐陽鐘遠洋樓「莿桐寫真館」。
流離島影系列於金門放映的場次,其一將由近期出版《離島:海的彼端,日本的未來》一書、移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庫索,針對他的書的內容分享離島遷移經驗;其二則由輔大社工系副教授劉香蘭,以其對偏鄉離島的社工研究,以及性別遷移的專業,分享冷戰至今金門戰地的女性生命軌跡和位置。
20250423insight002馬祖舞影_劇照_2025-04-23.png
紀錄片《馬祖舞影》呈現離島教學資源的不足。 (TIDF提供)
莿桐寫真館將播映的其他片單還包含:烏克蘭音樂紀錄片《基輔穹頂下的玫瑰》,邀請現居台北、任職於烏克蘭自由民主聯盟的Mariia Makarovych映後座談。緬甸導演/醫師翁明拍攝的《我的診所》記錄自身在醫療資源有限的環境下看診、治病的日常,映後邀請金門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劭瑜,從其返鄉逾十年並從醫的經驗出發,分享離島醫療資源與從業者處境。
馬祖巡迴場次分別與西尾半島物產店和馬祖青年發展協會合作,放映記錄馬祖籍舞蹈老師陳秀玲教學日常,呈現離島教學資源不足的《馬祖舞影》;前者邀請片中受訪者王花俤校長和深耕馬祖多年的導演謝淑靖對談;後者則由片中主要被攝者陳秀玲和受訪者王建華校長以當年回憶開啟對話。
由飛地書店與離島出版聯合於東京高円寺打造的華語書店「東京飛地・離島書店」,共舉辦3場放映。除了流離島影短片輯,亦特別放映《金門留念》,由書店共同創辦人鄭安齊、離島出版總編輯何欣潔,以及金門村復號共同創辦人王苓出席映後,在異地帶領觀眾以「戰地眺望」和「離島相連」的精神讓島影顯身。
TIDF除會巡迴到離島和東京,台中、台東、嘉義、台南等地的「衛星城市」精選放映也將持續進行,更多最新消息與活動資訊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
更新時間|2025.04.23 13:4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