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署今(4月30日)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清晨仍偏涼,但白天氣溫逐漸回升,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以多雲到晴為主,僅東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西半部山區也可能出現局部短暫陣雨。明(5月1日)鋒面掠過北部海面,北部、東北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將出現局部短暫陣雨,中部、東部、東南部及恆春半島也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
週五(2日)、週六(3日)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以多雲為主,午後西半部地區也可能出現局部短暫雷陣雨。週日(4日)將有另一波鋒面通過,中部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會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則以多雲為主,午後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的機會。下週一(5日)又有一波鋒面接近,週二(6日)鋒面持續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將出現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東部、東南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至於其他地區則維持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據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指出,今日氣溫續升,各地晴朗穩定,白天偏熱,日夜溫差大,午後山區偶有零星降雨的機率;各地區氣溫分別為北部14至32度、中部19至33度、南部19至35度、東部15至32度。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明日微弱鋒面掠過北部,下午起雲量增多、北台灣及中南部山區轉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週五好轉為多雲時晴,天氣偏暖;花東及午後山區偶有局部降雨的機率。
吳德榮指出,週末各地大致多雲時晴,天氣偏暖,台灣附近水氣多,大氣不穩定,常有對流發展,尤其午後陸地上發展得更強,應注意其伴隨的陣雨或雷雨。下週一不穩定度稍降,午後山區偶有局部降雨的機率。下週二、週三(7日)「梅雨季」第1道「移動性鋒面」通過,轉有局部陣雨或雷雨。下週四、五(8、9日)鋒面漸遠離,天氣好轉,但仍有「熱帶擾動」外圍水氣,是否產生間接的影響?需持續觀察。

最新歐洲系集模式模擬未來10天「熱帶擾動」,大部分無明顯發展,模擬路徑在菲律賓或其兩側海面向北迴轉;最新美國系集模式模擬則發展得相對較強,其模擬路徑在菲律賓東側即向東北大迴轉;兩者不僅只路徑不同,也代表東亞環流型態的模擬亦不同,但皆不利於在未來10天內形成、冷暖氣團對峙的「梅雨滯留鋒」。由於模擬資料相當分歧、不確定性仍大,不適合下定論,應持續觀察。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昨(4月29日)表示,「5月10日之後,終於有下到發霉的梅雨鋒面味道」,同時也在留言處補充「氣候統計上通常都是5月的中下旬到6月中上旬之間,有時早一點,有時晚一點,但不會差異太大」。另指出,接下來幾天「天氣變化很快速」,週四、週日會各有一波鋒面掃過台灣,中部以北、東半部的轉折會很大,很可能一天陰雨、一天放晴的節奏,南部則相對影響比較小,並提及南部水情拜冬雨稍多所賜,應該是近年相對最穩的一年,且又進入雨季,因此不用過度擔心。
(本文由ChatGPT協作,本刊編輯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