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12:53 臺北時間

台北畫刊/設計驅動美好未來 以人本思考提出城市解方

mm-logo
廣慈博愛園區配合周邊地理環境規畫,園區內的綠帶可延伸至四獸山。(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廣慈博愛園區配合周邊地理環境規畫,園區內的綠帶可延伸至四獸山。(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台北市近年透過諸多城市空間改造,創造出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宜居環境,無論 是社會住宅、捷運綠廊或社區公園,以人的需求為核心、尊重在地文化,並將周遭環境納入考量的設計,正一點一滴改變台北的樣貌。

從社會需求設計城市藍圖

「設計是一座城市的核心價值,更是進步的驅動力。」2024臺北設計獎評審主席張光民表示,城市設計的重要面向之一,就是針對因社會變遷所衍生的問題提出解方。台北市多年來持續推動「臺北設計獎」,其中一項任務便是透過城市設計選拔,回應當前社會面臨的問題,並創造讓民眾有感的美好生活。
張光民指出,2024臺北設計獎可觀察到許多以「社會設計」為核心的案例,其中以獲得全場大獎的「廣慈博愛園區A+B區」最具代表性。坐落四獸山下的「廣慈博愛院」曾肩負台北市濟弱扶貧的使命,院區內設有安老所、育幼所、兒童教養所等,是台北市 1970 年代最具規模的社福園區,原址改建而成的「廣慈博愛園區」延續過往脈絡,規畫為大型社會住宅,並設置衛福大樓與行政中心,提供在地居民多元照護服務。
20250509cnt005
廣慈衛福大樓戶外空間保留老樹綠地,為居民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張光民認為,「廣慈一案除了作為提供醫療、長照與健康服務的空間,更將當地親山的地理特色納入空間設計,使設計的價值真正體現於生活,其對高齡城市拋出的長遠思考與嘗試,堪稱成功的城市設計典範。」

廣袤綠帶串聯城市地理空間

「廣慈博愛園區A+B區」建築設計團隊負責人蕭力仁也分享,規畫過程除了整合台北市社會局、衛生局等不同局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傾聽並尊重當地居民的想法。例如保留基地裡原有的老樹綠地,再遵循「以屋就樹」的原則規畫建物,因此園區保有數千坪綠帶廣場,並延伸至周邊的公園與四獸山步道。蕭力仁指出,「廣慈並非缺乏在地脈絡的全新建築,而是從居民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慢慢長出來的空間,用於支援在地社群的生活。」
蕭力仁進一步說明,廣慈的衛福大樓設置長照及醫護機構,不但是落實高齡社會「在地老化」的基礎建設,更可支持台北市的社福系統。為了廣慈一案,建築團隊也曾赴社福制度發展成熟、同樣進入高齡社會的日本進行交流,他分享,「相較於日本類似的機構多半設在近郊,廣慈園區坐落於交通便捷、生活機能齊全的市區,甚至與捷運系統共構,其結合地理環境與交通運輸的規畫方式,獲得日本長照學者的肯定。」廣慈園區回應人口老化、城市健康照護、長照資源及高齡者的生活品質等社會議題,無論是在日本、甚至整個亞洲都深具指標意義。

尊重在地生活需求與歷史文化

城市設計除了回應社會需求,也能融合在地生活與歷史文化,從2024臺北設計獎得獎案例即可一窺端倪。張光民以「捷運圓山故事綠廊」為例說明,設計團隊納入居民對橋下空間改造的期待,設置了茶亭與歡樂吧,讓此處成為居民和遊客駐足、休憩的場所。同時也將在地文化導入設計中,例如將圓山地區的地圖、地標圖騰、詩詞等刻在捷運墩柱的金屬飾板上,將當地文化特色轉化為裝飾,漫遊其中就能感受到豐富的人文底蘊。
20250509cnt005
「捷運圓山故事綠廊」結合裝置藝術及周邊綠地,形成民眾休憩的場所。(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類似案例還有鄰近捷運南京復興站的「興國公園」,其設計改造時納入居民的日常需求,規畫了全齡使用的戶外體健設施、可自由坐躺的造型座椅及生態池,並將原址曾為空軍眷村的歷史脈絡納入考量,設計有趣好玩的「戰地英壕」兒童遊戲場、紙飛機造型棚架等,形成一處適合運動、休憩、野餐和親子活動的全齡友善場域。張光民也分享,「這個案例在設計初期即邀請社區居民參與,這不僅提升居民對地方的認同感,也讓他們更願意主動維護公園設施及環境。」
20250509cnt005
「興國公園」延續過往的歷史脈絡設計「戰地英壕兒童遊戲場」。(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提供)
而木柵的「指南宮竹柏參道」則在尊重歷史文化、兼顧生態永續的前提下,重新詮釋台北的夜間城市美學。該案例運用低色溫的LED光源結合位置較低、光線柔和的照明設計,並於晚間9時後熄滅非必要光源,降低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干擾。步道階梯旁則增設線型燈,搭配日式石燈籠,不僅提供柔和的光線導引,也增添古老參拜之路的典雅靜穆氛圍,讓民眾體驗有別於白日的視覺感受。
20250509cnt005
「指南宮竹柏參道」以友善環境的照明設計,打造優美的夜間景點。(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提供)
放眼全球各大宜居城市,其城市設計多從人本思維出發,找出回應社會問題的解方。張光民期待,以人為本的設計能持續實現在台北對空間美學的追求與創新思考,並探索讓生活更美好的永續解方,進而提升台北在國際城市的競爭力。
更新時間|2025.05.09 12:5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