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07:42 臺北時間

實習女律師爆料:曾被他要求「處理掉」 呂秋遠沉默不回!教授一句話掀網怒

mm-logo
時事
呂秋遠近日因遭爆料涉私生子風波、形象重創,社群平台成輿論戰場。(翻攝自呂秋遠臉書)
呂秋遠近日因遭爆料涉私生子風波、形象重創,社群平台成輿論戰場。(翻攝自呂秋遠臉書)
曾擁有暖男形象的知名律師呂秋遠近日捲入「私生子風波」人涉瞬間崩塌,引爆社會關注。爆料內容指控他與一名曾在其律所實習的女律師發生關係,並在懷孕後要求對方墮胎,甚至稱「那只是受精卵」等言論,引發強烈爭議。
雖呂秋遠強調自己「沒做錯事」,呼籲外界停止關注,但風波並未就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就有陽明交大法律學院院長對此發聲,怒批「這真的不是私事」。
呂秋遠4月22日透過社群平台公開回應,表示事件屬於個人隱私,強調自己並未做出任何錯誤行為,並希望外界停止獵巫與關注。然而,事件焦點逐漸從私德問題延燒至法律實習制度的結構性問題,引發法律界資深學者的公開質疑。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院長陳鋕雄昨深夜(8日)在臉書發文痛批,儘管與呂秋遠並不相識,但針對此次事件,他認為實習律師與律師之間存在明顯的權力不對等,若制度無法保障實習者面對性騷擾、壓迫時的基本權利,「實習律師遇到性騷擾無法反抗,這樣的制度要如何培養捍衛正義的法律人?」
此次風波不僅挑戰了呂秋遠的公眾形象,更牽動整體法律教育體制的深層討論,「執業前的實習制度是我國法律證照專業教育中很弱的一環,也是比較法學上幾乎沒人研究的領域。」陳鋕雄呼籲,制度應有所改革,強化實習階段的監督與申訴機制。
多名法律界人士指出,律師作為實習指導者,其身分不應被用來形塑「不對等關係」,更不應有任何違反職業倫理的言行。事件爆發後,不少網友與法律人呼籲「實習制度應重新檢視,明確劃分專業界線與倫理規範,杜絕權力失衡下的侵害行為」。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新時間|2025.05.09 07:42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