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13:38 臺北時間

太陽風暴將襲地球! 科學家:恐造成全球大停電

mm-logo
時事
NASA於5 月 14 日拍攝的影像,捕捉到一枚強烈 X 級太陽閃焰自太陽左側邊緣爆發的瞬間。(翻攝nasa.gov)
NASA於5 月 14 日拍攝的影像,捕捉到一枚強烈 X 級太陽閃焰自太陽左側邊緣爆發的瞬間。(翻攝nasa.gov)
美國科學家日前發出嚴正警告,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可能於本週衝擊地球,若各國未做好準備,恐將引發全球大規模停電、通訊中斷、交通混亂等災難性後果。這項警訊源自一場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與國土安全部(DHS)聯手舉辦的「太陽風暴緊急演習」,模擬結果令人震驚。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演習中,科學家針對4種不同強度的地磁風暴進行模擬,其中最極端的「超級太陽風暴」(solar superstorm)情境顯示,若強烈日冕物質拋射(CME)衝擊地球,將導致全美電力系統癱瘓,東岸多地恐停電數週,並出現全面性的通訊故障。鐵路與天然氣管線系統也將遭殃,進而造成大規模旅運延誤和能源價格暴漲。
這次模擬災難的設定時間為2028年1月29日,假設多個X級太陽閃焰接連爆發,伴隨高能粒子與強大磁場對地球造成劇烈干擾。X級是太陽閃焰中能量最強的級別,足以破壞衛星、干擾無線電波、導致導航錯亂甚至電網癱瘓。
事實上,早在2024年5月10日,一場實際發生的太陽風暴「甘農風暴」(Gannon Storm)就曾導致多顆衛星緊急遷移軌道,造成短暫的軌道不穩與地區性停電,還引發廣泛無線電中斷。
NASA在本月14日再度發出警訊,指出太陽已釋放出一枚X2.7級的強烈閃焰,為近年最強,影響已擴及歐洲、亞洲與中東地區,部分美國東岸地區也出現電力不穩現象。科學家警告,接下來數日恐還有更多太陽爆發,可能繼續衝擊通訊、導航、電網與航天活動。
針對這類風險,科學家呼籲政府應比照應對地震、颶風或網路攻擊,進行「全政府規劃」來強化防災機制。建議包括:部署更多太空天氣監測衛星、提升即時數據蒐集與預測模型精準度、以及強化政府各部門、國際盟友與企業之間的協作。
由於現行技術只能在太陽風暴抵達地球前約30分鐘內得知其磁場方向與強度,留給人類的準備時間相當有限,科學家坦言:「我們還沒準備好」,目前的科技與應變機制,根本無法應付此等規模的太空災難,因此提升預警能力已成當務之急。
儘管太陽風暴帶來風險,也可能帶來壯麗的自然奇景,NASA指出,阿拉斯加、蒙大拿、明尼蘇達、緬因州與紐約等地居民,有機會目睹極光美景,這是太陽風暴與地球磁場交互作用下的罕見現象。不過,科學家也提醒,大眾不應只著眼於美景,若不及早因應,下一次強烈太陽風暴恐將引發全球性的基礎設施災難,重創現代文明運作。
更新時間|2025.05.22 13:3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