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娜開場自我介紹,笑說:「我不是韓勾ㄟ金針菇,我是韓國ㄟ宋美娜。」她回憶,她從4歲就讀釜山的華僑幼稚園,開始她與中文長達18年的緣分,父親曾是英文老師,認為語言是通往世界的鑰匙,即便父母並非華僑,但為孩子選擇了不同於當地教育體系的道路,讓她進入台灣人創辦的華僑幼稚園,身邊都是台灣人。她說:「當時的我並不懂這個選擇有多特別,只記得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ㄅㄆㄇㄈ,那些聲音與符號在我心裡默默生根,南一書局的繁體課本散發著墨香與新鮮紙張的味道,成為我童年最熟悉的氣息。」
中文不僅成為宋美娜會說的語言,也讓她從小萌生想要來台灣留學的想法,更立志要「成為中文最好的韓國人。」儘管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父親為了生活奔波,身上總帶著濃濃的煙味,他的背影透露著無奈與壓力,「那一根菸,是他在生活重擔下的唯一慰藉。」父母要養育4個孩子,是沈重的負擔,所以她的學費與餐費常常晚交,讓她成為老師點名提醒的對象。「畢業典禮時,朋友的父母總會送花慶祝,而我的父母,卻總是姍姍來遲。」她知道,那是因為父母想逃避老師對家庭狀況的詢問。
到了高三,她曾一度因為無法負擔學費,而被迫放棄升大學的夢想,那樣的生活,讓她覺得自己總是比別人慢半拍。然而,她沒有就此停下腳步,那反而更加堅定自己要來台灣唸書的想法,儘管面對經濟上的阻礙,她依然堅定申請台大,而且只申請台大,她說:「我的想法是,讀不了台大,我就不去台灣!」最終,她奇蹟般錄取台大,並獲得國際學生獎學金,才得以順利踏上留學之路。這一切讓宋美娜相信:「困境不是終點,而是轉彎的起點。」


因為從小身邊都是台灣人,宋美娜以為對台灣已經有足夠的認識,但一直到真正來到台灣後,她才發現真正的文化衝擊才正要開始。「台北的冬天濕冷得出乎意料,與韓國的乾冷完全不同。每當我冷得發抖,台灣朋友總會笑說:『欸!你不是從韓國來的嗎?』」她笑說,也從韓式聚餐文化轉變到台灣的「互相分帳」,才讓她明白,原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可以透過一頓飯、一段聊天,自然而然流動,而不是透過請客來證明,那份真誠,讓人輕鬆也讓人珍惜。
為了賺取生活費、達到獎學金要求,宋美娜比別人付出雙倍的努力,她笑說,感謝K-Pop讓學韓文的人變多,她不只在課餘時間兼任6份以上的韓文家教、實習打工,更參加台大慈幼社福,前往偏鄉小學服務。她笑說:「一開始因為長得像『韓勾ㄟ金針菇』,大家親切地稱我為『杏鮑菇』,但我想成為大家心目中獨一無二的『韓國ㄟ宋美娜』。」透過努力,她更成為創社50年來第一位韓國社長。
大學豐富的經歷,讓宋美娜深知,現在的她,無需再為「人生比別人慢半拍」而焦慮,也會朝著「中文最好的韓國人」而不斷努力。她勉勵所有畢業生:「昨日是歷史,明日是機會,而今日是禮物。」無論順境或逆境,都將努力轉化為閃耀的光,邁向閃亮的明天。
演說結尾,宋美娜動情說:「剛好,今天也是我爸媽27週年結婚紀念日」現場響起如雷掌聲。她瞬間眼眶泛淚,用雙手拭淚後,哽咽對台下的父母說:「謝謝你們這次沒有姍姍來遲。」最後她說:「同學們,我們畢業了!祝大家畢業快樂!謝謝大家!」一段演講打動在場所有人,也讓網路上觀看影片的上萬網友熱淚盈眶。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