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廟方最新說明,這座牌樓建於民國71年(1982年),由匠師王錦木監造,採古法「六柱五間、二通三瓜」工藝興建,為全亞洲最大的五門式實木牌樓。所使用的12根紅檜大柱,每根高達14公尺、直徑約81公分,選用台灣千年紅檜,極為珍稀,整體結構完全仰賴榫接技法,不含鐵件,堪稱台灣傳統木構建築的代表作。

牌樓在強風中傾倒,不僅造成南鯤鯓代天府正門損毀,周邊亦傳出淹水、停電等情形。廟方總幹事侯賢名坦言,這座牌樓是信眾眼中重要的精神象徵,突如其來的災變讓人萬分痛心「損失難以估計」,後續將朝鋼筋混凝土重建方向評估,以兼顧安全與長久使用。
台南市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指出,市府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災區封鎖與電力搶修作業,接下來將協助廟方處理災後善後與修復工程。南鯤鯓代天府方面也表示,已啟動清淤與初步重建工作,並號召志工與進香團協力投入,感謝各界在風雨中伸出援手。
南鯤鯓代天府稍早發聲明向台南鄉親及全台信眾致意,並祈願五府千歲庇佑風調雨順、災後重建順利。他們承諾將全力以赴,盼早日恢復南鯤鯓代天府原貌,重現信仰地標風采。底下信徒也紛紛留言「加油」「辛苦了」願南鯤鯓早日修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