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15:25 臺北時間

《一念菩提》與神權政體直球對決 金熊獎名導冒險拍禁片流亡歐洲

mm-logo
娛樂
《一念菩提》與神權政體直球對決,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好威映象提供)
《一念菩提》與神權政體直球對決,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好威映象提供)
《無邪》金熊獎伊朗名導拉素羅夫,雖遭政府多次判刑入獄並禁止拍片,仍冒險偷拍《一念菩提》與神權政體直球對決。 片中穿插大量抗議現場的手機影像,為伊朗電影寫下勇敢新頁,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代表德國強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故事描述一位父親剛晉升革命法庭的調查法官,家人正為此高興,街頭卻掀起頭巾革命,一場家庭風暴正悄悄醞釀。手握起訴大權的父親,在上級施壓下成為死刑判決的橡皮圖章,既因承受尋仇壓力變得疑神疑鬼,更與不滿現狀、暗中支持抗爭的女兒們裂痕加深,母親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當父親的配槍無端遺失,面對聲譽與職位不保的他,竟將調查矛頭指向心愛的家人。
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1972年生於伊朗,現流亡歐洲。 他的電影創作多以寓言風格的敘事手法,直到2010年明確轉向更直接的批判形式。同年3月,他與金棕櫚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合作拍片時,於片場遭到逮捕,拉素羅夫隨後被判處6年徒刑,後來減刑為1年,最終獲釋,卻遭禁拍20年。
20250711insight002
金熊獎伊朗名導拉素羅夫雖遭政府多次判刑入獄並禁止拍片,仍冒險偷拍《一念菩提》。(好威映象提供)
即使如此,他不顧禁令,仍持續祕密創作及拍攝,至今已四度於坎城影展獲獎 。2017年,他以《正直好人》(A Man of Integrity)贏得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返回伊朗後便遭下令禁止出境,被控「危害國家安全」及「散布反對伊斯蘭政府的宣傳」,禁令至今未解除。面對種種限制,他從未停止創作,近年更以製片與編劇身分參與製作多部長片。2020年初,拉素羅夫完成集編劇、導演與製片於一身的劇情長片《無邪》(There is No Evil),一舉榮獲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
拍攝《一念菩提》的契機,源於2022年夏天他再次被逮捕的經歷。此次的監禁恰好與伊朗頭巾革命「吉娜——女性、生命、自由運動」的爆發重疊。在獄中,他與其他政治犯一同關注社會變化。當時的抗議行動發展出乎意料、規模龐大,大家都對這場運動的能量與女性的勇氣感到震撼。
出獄後,他想拍一部新片,作為對這場運動的回應與助力,但要召集一群願意承擔這類高風險創作的人並不容易。拉素羅夫花了好幾個月才找到演員與技術團隊。拍攝過程中,有時恐懼會籠罩整個團隊,害怕隨時會被逮捕,但最終大家的勇氣成為推動工作前進的動力。
20250711insight002
《一念菩提》導演拉素羅夫表示,片中的槍是對更大層面權力的象徵。(好威映象提供)
選角過程非常複雜,他與團隊必須判斷哪些人除了具備表演能力,也有意志與勇氣參與這部作品。在伊朗影壇中,要找到這樣的人並不難,但不能公開大規模徵選。因為一旦知情者太多,消息就會慢慢外洩。必須非常謹慎,找到值得信任的人。此外,他們盡可能縮小團隊規模,使用非常簡易的技術設備,透過攝影師與助理們的專業能力彌補設備上的不足。
去年4月,拉素羅夫獲判8年徒刑,並須接受鞭刑、繳納罰金和充公財產。隨著《一念菩提》入選當年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該片劇組成員遭伊朗當局約談、禁止出境,並受到施壓,要求他們勸退拉素羅夫,把影片撤出影展片單。不久,拉素羅夫與部分劇組成員成功祕密逃離伊朗,流亡歐洲,並於5月出席坎城影展首映,其中一些人為了躲避伊朗當局的起訴,被迫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旅程。
《一念菩提》從幽閉、壓抑的家庭通俗劇出發,再變奏成《鬼店》般偏執的懸疑驚悚,最終昇華至舊勢力與新浪潮對抗的寓言格局。全片穿插大量抗議現場的手機影像,也與導演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遙相呼應。
拉素羅夫表示,今日的伊朗政權只有透過對本國人民施加暴力,才能維繫統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片中的那把槍是對更大層面權力的象徵。但它同時也為角色創造了揭示祕密的契機,而這些祕密的揭露,最終導向悲劇的結局。過去40年來,對統治階層的絕對服從撕裂了無數家庭。然而,當我看到年輕世代發起的抗爭,我相信他們選擇了面對壓迫者的另一條道路,一條更開放、更光明的道路。 」 《一念菩提》將於8月1日在台上映。
更新時間|2025.07.11 15: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