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07:28 臺北時間

鏡評/歐股大漲啟示錄

mm-logo
時事
2025上半年歐股大漲,歐洲龍頭德國DAX指數屢創歷史新高。(翻攝Deutsche Boerse Cash Market Linkedin)
2025上半年歐股大漲,歐洲龍頭德國DAX指數屢創歷史新高。(翻攝Deutsche Boerse Cash Market Linkedin)
2025年上半年歐股大漲,對絕大多數台灣投資人都是個大意外,歐洲龍頭德國DAX指數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漲幅剛好是20%,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股市也上漲15至20%,在OECD工業國家當中,歐洲主要股市漲幅僅次於韓國(韓國有重大政治變動的特殊因素),屌打只漲五%的美國,更完勝小漲小跌的日本與台灣。
指數半年漲二成,代表許多個股出現翻倍、甚至數倍的獲利機會,例如德國軍工企業萊茵金屬,年初股價在600歐元,現在已漲破1,800歐元,翻了三倍;英國勞斯萊斯做噴射引擎與核能發動機,股價從100英鎊起漲,7月初挑戰1,000英鎊大關,成了英國股市最大的印鈔機;老牌製藥公司拜耳上半年漲44%,西班牙龍頭銀行BBVA也漲41%,當然,福斯、賓士等汽車股表現跑輸大盤,卻也沒有讓投資人賠大錢。
也就是說,海外投資人只要買進歐洲指數ETF,或是從大型績優股中挑選具有題材的上市公司,就能得到豐厚的獲利。這麼簡單的獲利模式,台灣投資人不僅錯過了,成千上萬的投資人還深陷美債陷阱難以脫身,該賺的沒賺到,卻抱了滿手虧損的股票與債券,我們從這個悲劇學到什麼教訓?
首先是資訊的問題,近年台灣收到的歐洲訊息幾乎都是負面的:經濟成長停滯、德國汽車業被中國修理到體無完膚、極端右派崛起、主流政黨選票流失,基金公司研究報告也鮮少鼓吹投資歐股。台灣高度仰賴華爾街財經媒體或中國媒體轉譯,他們對歐洲「報憂不報喜」,老愛擴大歐洲的困境,卻無視歐洲各國正在推進的結構性改革。
德國推倒束縛已久的梅克爾框架,大幅增加財政支出與軍事預算,西班牙清理房地產問題,大量遊客帶來充沛的消費力,加上川普施壓軍費全面增長,新型態的核能電廠投資,以及烏克蘭重建商機布局逐漸落實等。2025年歐洲主旋律是結構性改革,我們應該調整手中的望遠鏡,小心不要被眼前的老問題絆倒,卻必須向前望遠,抓住改革帶來的商機。
我們無意鼓勵大家立刻買進歐股,「看媒體報導就做投資決策」的風險極大,尤其是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海外投資,美債ETF就是鮮明的案例,大家只看美元利率上升,就以為5%的年息保本、唾手可得,卻忽略了華爾街複雜的生態,忽略新台幣匯率升值,忽略ETF也有價格風險,擴張槓桿倍數更帶來暗潮洶湧的財務風險。
錯失歐股大漲,給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理財課:海外投資大不易,這幾年很多人心態輕忽,該賺的沒賺到,不該賠的卻慘賠。缺乏充分的資訊、工具與專注,就算大魚游過也抓不到,一旦反向遇到風浪,就難逃嗆水、甚至滅頂的宿命。
更新時間|2025.07.17 07: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